第二百六十八章 猛将拜营,锦上添花(第3/5页)

左边一人,眸子入隼,肤色古铜,面庞刚毅中带着几分皲裂的沧桑,很标准的边陲汉子。

另外一人,眉宇间透着一卷书生气,但搀扶着宝剑的右手虎口处明显可见的老茧标志着这个汉子常年练武。

在林墨狐疑的目光中,满宠与身后两人同时作揖,“见过兰陵侯。”

“侯爷,请容末将介绍,这位……”

满宠退到左侧的男子旁介绍道:“郭淮,字伯济。他父亲就是雁门太守郭缊,伯济贤弟跟随父亲戍边,不仅亲自上阵杀过鲜卑,也饱读古今战策,实乃文武全才。”

“在下见过侯爷。”郭淮拱手作揖。

他就是伯宁所说才华胜他数倍之人,看起来刚过弱冠而已,竟有如此才能,赵云在心里嘀咕。

但林墨已经忍不住缓缓站起身子了。

郭淮?

我的个老天,眼前的青年就是郭淮?

历史上曹魏名将郭淮?

诸葛亮六出祁山中最难缠的对手当然算是司马懿了,可拒蜀军的这个过程中,并不都是司马懿一人功劳。

其他不论,光说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的时候,就连司马懿都没能察觉诸葛亮意欲抢占北原,事实上,当时不是司马懿没看出来,整个曹营里也只有郭淮一人猜透了诸葛亮的用心,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

没几天的时间,诸葛亮又用了声东击西之计,佯攻西围,实取阳遂,同样还是被郭淮化解的。

而且,早年间跟着曹操参与汉中大战的时候,也是他在夏侯渊死后力荐张郃接位,这才稳住了败兵没有全部被蜀军给冲散。

郭淮的戎马生涯里,不会像二十四名将里的那群人,一个个都有单挑或是乱军斩将的壮举,更多时候发挥的是统御的才能。

而恰恰在眼下,这种人才是吕林集团最稀缺的。

况且,此消彼长,自己把他吸纳了,曹操就折了一员悍将,当真是双赢呀。

“郭伯济……”

林墨走上前,围着他转了一圈,点了点头,“来我军中,乃明智之举。”

“多谢侯爷!”

郭淮大概没想到名动天下的林允文是个毫无架子的人,对于初出茅庐的自己也能以礼相待,心里还是有一种被赏识的满足感。

他看向一旁的男子说道:“禀侯爷,我收到伯宁兄的信后并没有立刻出发,而是邀请了伯道一同前来。

伯道一直在太原,虽未有实战,可多年来一直精研战法,尤其对守城之法有独到见解,望侯爷纳之。”

“在下郝昭,字伯道,见过侯爷。”

啊这……

这这这……

没有实战经验,一直拜读兵书,这话让颜良听来总是有一种纸上谈兵赵括的既视感。

可只有林墨知道,这特么又是一员大牛啊。

最著名的陈仓防御战了,郝昭手头上就一千多人,蜀军呢,三万多啊,日夜围攻数日也没法攻破,要知道那可是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又是几十倍兵马的差距,士气问题就要人命了,可郝昭竟然能在这种逆境下把蜀军挡在了陈仓城下,守城的能力有多强,可以想象。

“郝伯道。”

林墨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的很开心,“放心,没有实战经验没关系,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在我军阵营就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多谢侯爷!”

实话实说,这两人的名气呢,当然不能跟二十四名将相比,因为他们可能还欠缺了一点独当一面统帅的气质。

但就中层来说,这两人绝对是最拔尖的一戳人。

好哇,自从挖了赵云、老阴货这拨人后,林墨就一直在治理内政或是跟着出去打仗,已经很长的时间没有挖人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有些事情真的记不住,又不是谁都能像赵云一样冲入万军丛中就大喊‘吾乃常山赵子龙!’,尤其是这些中层武将,他们扮演的角色,注定不会太过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