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旦夕祸福,沉痛的代价(第4/4页)

终于,曹操站起身来,他走上前把夏侯渊搀扶起来,二者对视的时候,夏侯渊才发现不知何时曹操已经泪眼婆娑了。

“兄弟勿怪,不是我不想为元让报仇,而是我现在还办不到。”曹操的话充满了无奈。

可夏侯渊却不明白,他摇头道:“如今荆襄各郡驻扎兵马汇聚有近二十万人,抽调五万人如何不成?”

曹操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重新跪坐下,苦涩道:“妙才,你知道吗,那些并不是我们的兵马?”

“什么?”

夏侯渊一脸惊愕,“大兄的意思是,蔡瑁带领的荆州军是诈降?”

“却也不是。”

曹操自顾自的斟着酒,解释道:“蔡瑁之所以会甘愿投效我,只是因为眼下大局而言还是选择站在我这边对蔡家最为有利。

可一旦他知道了元让战死,并州易主,立刻就会生出反叛之心,若是此时我率军离开,再想回襄阳可就进不来了。”

夏侯渊不语,他在细思着曹操话里的玄机。

可曹操却不管他是否明白,继续说道:“妙才,虽然我们入主了荆襄,可时下人心不稳、世家不附,我需要时间,只有把荆州彻底吸纳为我们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才有机会为元让报仇。”

这么一说,夏侯渊反而清晰了不少。

从前在许昌的时候,光听蔡家如何权倾荆襄,可这次进来见到他,并没有觉得他有多耀武扬威,更多的时候甚至都挺谦厚的。

那是因为己方实力雄厚,正如曹操所言,铺开天下的局势,也只有曹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那是在此之前了。

如今夏侯惇一死,如果己方兵马离开了襄阳城北上,蔡瑁说不定就真的会亮出他的爪牙。

想明白了后,夏侯渊便萎了下去,哭丧着脸走到曹操面前的空位上坐了下去,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且,林允文这小子心思深沉,既然选择了先拿并州开刀,一定留有后手,此时我若急行军救援晋阳,一定会着了这小子的道,若是败上加败,莫说是荆襄士族了,就连我们的根基颍川也会被动摇的。”

曹操的双眸有些浑浊,却依旧在苦笑,“妙才,此时北上,无异于飞蛾扑火,你能明白吗?”

许是真的谅解了曹操的良苦用心,夏侯渊深知并州已成死局,不由攥紧拳头,指甲甚至都嵌入了掌心,哽咽道:

“所以大兄在城关上说的话,只是为了让晋阳城里的弟兄们抱有一丝希望继续死战,以便拼杀更多的吕军……”

曹操不语。

这当然就是默认了。

夏侯渊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大兄啊,子丹也还在城里,伯宁也是对大兄忠心耿耿的,还有一万多手足兄弟,难道我们就只能坐视他们战死而不管不顾吗?”

曹操眸子阴沉,呢喃道:“我能做的就是尽快将荆州稳住,再伺机收复湘南三郡之地,只要最后哭的人不是我们,那就是我们的胜利。”

其实,夏侯惇死了,曹操自己也是痛彻心扉的,可他却不能恣意妄为的带着大军去报仇。

因为这一去,很可能就会一战把曹氏的基业都给葬送了。

晋阳到最后一定是会失守的,现在唯独是寄希望让他牵制吕军的时间更长一些,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只要完全的消化了荆州这块肥肉,拥有了天下之腹作为战略后院,在将来的对峙中,自己未必会处于下风。

更何况,郭嘉部署的棋子生效还需要一些时间,过去种种来看,吕林翁婿不生间隙终归是太难对付了一些。

一旦这枚棋子收得奇效,纵然坐拥北国与徐州,吕布也必败无疑。

曹操缓缓闭上双眼,元让,你一定会理解我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