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国上将的逼格(第3/4页)

见蒋义渠瞪大双眼,文丑又补充了一句,“放心,有我们在,你不会有性命之虞。”

蒋义渠眸子闪烁着惊恐,连着后退了几步,去邺城?显然不愿意啊,就在刚才他想着去许昌当中郎将后要如何指挥大军作战呢,现在让他去见吕布和林墨,就算不死只怕也没法在军营待下去了。

“怎么?是我们带的五百人太少了?要不然你出去喊城里的弟兄对我们动手,我倒要看看你蒋义渠离了我之后,是不是真有这个能耐。”颜良的话不好听,但句句戳在了蒋义渠的心窝上。

今天来的如果不是颜良和文丑,就算是吕布和赵云来了,也没一丁点用,他有这个信心。

可偏偏是这哥俩,他们是什么人啊,他们是在北国调动大军都不需要兵符的人,只要说句话那便是一呼百应的。

现在,就凭他蒋义渠,怎么可能还调的动城里的六万大军啊。

一切都是命,只要再晚上几天,几天就可以去到许昌了,偏偏就遇上了他们,蒋义渠整个人都瘫软而坐,目光有些呆滞。

“去一趟邺城而已,死不了的,瞧你那点出息,给我起来!”面对昔日神话挥起马鞭,瘫坐在地的蒋义渠下意识就举起手来包头。

没法子,颜良文丑在北国军中的威望,其实不亚于并州军面对吕布时候的心态,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服从。

去是不想去的,但他们来了,可由不得自己了,蒋义渠狼狈的爬起来后,像个鹌鹑一样低着头不敢说话。

文丑安抚了几句,便出去传令让部将们各司其职,毕竟这里好歹是北国的门户重镇,这副模样被吕布和林墨见了,估计也对北国军嗤之以鼻。

带走蒋义渠的过程,没有一丝的阻滞,正如蒋义渠心里所想的那样,在北国,颜良文丑哥俩的话比军令还管用,其实这也是林墨不敢贸然让他们赶来的原因。

万一他们对袁尚留有一丝忠诚,不开玩笑的说,可以轻松的发动一场兵变。

不过有了安丰大战这样的事迹,加上老岳父和赵云都在,这哥俩应该是拎得清的。

……

刘表的死让曹操高兴的整整一宿都没睡。

他这一死,刘琮上位,荆州大大小小的军政就全部都落在了蔡瑁一个人的手里,单骑入荆州的刘景升不好拿捏,莽夫蔡瑁还是识大体的。

荆州,可谋了。

曹操想过荀攸的计策应该是会对荆州内政产生一定的冲击,引起动荡的时候,自己未必不能从中渔利的。

可他没想到这一计竟然能把刘表给杀死了,有种幸福来的太突然的感觉。

所以,一大早就把郭嘉、荀攸等人全部都召到了司空府商讨如何趁乱拿下荆州。

“司空,子承父业,在下建议把荆州牧给刘琮,不仅如此,还要册封蔡瑁为右将军,天下水师都督。”

“诱降吗?”

曹操斜坐在帅椅上,拨弄着自己的短须看向荀攸,沉声道:“仅仅这样,只怕还不足以让蔡瑁心甘情愿的把荆州交出来吧。”

“恩威并济,有恩了,当然也要有威。”

荀攸捻着花白的胡子,“司空可先行集结兵马,待刘表祭事结束,便以天子之名发布讨伐刘备的圣旨,到时候免不了要从荆州借道,他蔡瑁若不答应,便是犯上忤逆,若是答应,那我们的人自然是可以堂而皇之的入城的。”

“好方略!”

曹操满意的颔了颔首,这招属实是不错的,先让天子下诏册封他们俩,三个月后再南下,蔡瑁也就没有理由拒绝了。

荀攸这一手目标明确,下手精准,荆州换个主子,蔡瑁还是右将军、水师都督,但他若是抗命,那情况可就不同了,大义上就成了造反派,其他世家也会纷纷与之决裂的。

“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幽州,好不容易现在促成了袁熙反吕,若是我们把大军调走,吕布趁机发难,袁熙根本不是林墨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