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林允文才是真正的掌权人(第3/4页)

“我没有任何把握战胜北国军。”林墨很坦诚的说出了心里话。

这不是林墨谦虚,那是二十万大军啊,再神勇的武将在里面都会像一只蝼蚁般渺小。

而且,大戟士、先登营、有轻重之分的八千骑兵,再加上几百台战车,不客气的说一句,这是单方面的碾压。

“如果没有记错,你是第一次说这句话。”

看着林墨脸上的惆怅,吕布再也笑不出来了,缓缓颔首道:“我明白你意思了。”

“不过,他们到底是跟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今后还是要想办法安置妥当。”末了,吕布又补充了一句。

“战罢北国再说吧。”安置,林墨是没意见的,即便老岳父不安置,自己也得安置他们,毕竟像今天这样的情况,一次就够了,不能出现第二次。

坦诚的说,这些人确实有战功,也能带兵打仗,就是身上老兵油子的气息太重了,对新生代的后起之秀会看不过眼。

新旧两派人的摩擦啊,真是在哪里都少不得。

这事,也就是我夹在中间,老岳父才容得下,换成陈宫,估计就没这么好拿捏了,难怪他会跟这些老将走的那么近,就是怕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

……

冀州,邺城。

各方大军都在风风火火的准备之中,袁谭从这里带走了十五万大军,可是投入到正面战场的兵力依旧有四十万。

四十万人,光是传令,都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整装、集结再到出发,需要大半月。

已经敲定了进军路线的袁绍准备先拿下白马城。

白马城是黄河以南的曹军前沿,扼守住了北国军南下的生命要道,不拿下白马城,便不可能进军中原。

所以,袁绍准备来一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大军是秋收后南下,但先锋不是,要在曹操还没反应过来前夺下白马城。

“主公,颜良将军虽是勇冠三军,可谋略不足,不可遣为先锋,在下建议在张郃或者高览二人中挑选一人吧。”

沮授一听袁绍要派颜良偷袭白马城,立刻就主动找上门劝说。

可眼下,颜良都已经去点军了,袁绍又怎么可能答应,无所谓的摆手道:“公与多虑了,我派人监视白马城已有一月,曹军并无增兵,城中刘延不过区区四千兵马,颜良领两万大军奇袭,岂有不胜之理乎?”

在袁绍看来,这压根就不是一件需要考虑的事情。

“主公,在下不担心颜良攻克白马城,问题是白马城距离许昌不足二百里地,曹操若要驰援两日就可兵临城下,而我军尚有半月才可发兵,在下是担心颜良他未必能守得到我们大军抵达啊!”

谨慎是一件好事,可过于拘谨袁绍便会失了耐心。

近日他多有收到许昌官员送来的密信,无不是谄媚示好,更有出卖军情的,在袁绍看来,这几乎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用不着太过谨小慎微了。

所以,沮授的话,他自然是听不进去,站在凉亭下的袁绍将手中鱼料抛洒出去,看着翻涌而起抢食的群鱼笑道:“此言差矣,曹操若胆敢来救,我军骑兵三日内亦可抵达白马城,怎么,难不成你觉得颜良会守不了三天?”

在北国,颜良文丑皆是号称勇冠三军,武艺不输吕布的存在。

而二者间,往往又都会默认的把颜良放在前面,这就有了让人先入为主的印象,颜良是北国七十万军第一人。

再加上两万精兵,说会在白马城里吃瘪,简直可笑至极。

“主公……”

“你先退下。”不等沮授多言,袁绍已经下逐客令了。

有了田丰的前车之鉴,沮授估计自己再坚持也免不了吃上袁家特色菜‘叉出去’的下场,只能长叹一声后,摇头离去。

黎阳在黄河以北,白马在黄河以南,两城是袁、曹双方各自战略前沿,扼守黄河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