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云四起、关键人物(第2/4页)

景升兄是贤明之人,当知居安思危的道理。”

明明应该如晨钟暮鼓敲醒刘表的话,却引来他朗声大笑,最后笑的咳嗽了起来,一旁的蔡氏赶忙在他背上捋顺气息,“老爷,不要激动。”

蔡氏年方二十八,脸庞如出水的芙蓉,不染尘埃,一双宛若星辰的眸子,望之似乎能摄人心魄,便是穿着宽松的淡红衣裙,也能一窥傲人的身段。

不怪刘表会在她身上殚精竭虑。

“玄德,荆州有长江天堑,荆襄水师战力也不弱,凭他那北方铁骑想吞并荆州那是痴人说梦。”

顺过气来的刘表,握着蔡氏的玉手,叹道:“而我荆襄将士,水战尚可,陆战却不及曹军。所以啊,我与曹操,最好是相安无事,战端一开,谁都吃不上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备已然知道当初在许昌城里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候说的话全然不错,刘表,当真是看家护院之辈。

“景升兄此言令我如梦初醒,是我愚昧了。”

“来来来,玄德,不要再论他事,今夜就住襄阳,我们可秉烛长谈。”

“恭敬不如从命。”

说是秉烛夜谈,其实吃过晚饭后,刘表就在蔡氏的搀扶下就寝了。

翌日一早,刘备起了个大早过来拜别了刘表,便要返回新野。

寄人篱下就是这样的了,就算你清醒的知道眼下是个合适的时机,可对方不听,你也只能乖乖照做。

刚出城门不多远,便见得公子刘琦坐在马上,似在等刘备。

“公子。”刘备点头示意。

“皇叔。”

主动做了个请的手势后,刘琦便与刘备并驾齐驱,“请不要怨恨父亲,其实,早些年父亲不是这样的。”

“岂敢,只是心中有些不解而已。”当初曹操说刘表是看家护院之流时,刘备也不认同,毕竟是单骑入荆州收拾乱局的人,不可能没点权谋心术才对。

“皇叔可知荆襄四大家族?”刘琦骑着马,一脸漫不经心。

“黄、蔡、蒯、庞四家,听闻这四大家族能人辈出,为景升兄分担了大部分的治理重担。”

刘备这话说的太过委婉,连刘琦都忍不住想笑。

四大家族的力量渗透到了九郡军政,自太守到县丞,从将军到司马,非四大家族的人,几乎是不可能掌权的。

“四大家族中,以蔡家实力最盛,尤其在蔡氏嫁给父亲生下刘琮之后,军中大部分的人都换成了蔡家亲信。”

刘琦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襄阳城,咬着下唇都发白,“蔡家姐弟,对外笼络人心,对内欺上瞒下,以至于很多事情父亲都无法了解实情。

再加上蔡氏惯用媚术,父亲他……”

后面的话,刘琦有些羞于启齿了。

不过说到这里,一直萦绕在刘备心头的疑惑总算是解开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刘琦会绕过刘表密信邀请自己入荆州,因为蔡氏太过受宠,加之军中多是蔡瑁一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表极有可能会做出废长立幼的昏事来。

就算他不想做,也会有人帮着他做的。

所以,刘琦需要外援力量,在这种时候,自己皇叔的身份就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了。

“其他三大家族中,可有公子的拥护者?”弄明白了原委,刘备便开门见山了。

他敏锐的察觉到,刘琦的境遇与自己太想象了,都是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之际。

或许,他上位后,才能有机会让荆州走上抗曹救国的路上来。

刘琦眉头紧蹙,低沉道:“只有以江夏太守黄祖为首的黄家是支持我的,蒯家和蔡家一个鼻孔出气,庞家……首鼠两端,从不在这种事情上表态。”

那情况,还不算太糟糕,刘备如是想到。

不过黄家一支的力量,连蔡家都对抗不了,遑论还有一个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