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 水、血,以及浓稠之物 ⅩⅨ 十年前 洛克兰大学(第2/4页)

他觉得自己回到了十五岁,在学习日的晚上溜出去参加聚会,而他的父母还坐在起居室里,对着电视上那些愚蠢的节目傻笑。不过维克托觉得,既然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去,也只能这样做。不给留在家里的人逮到他的机会。

维克托在人群中穿行,并未引起多少关注,但也不是完全无人理会。有那么几个人回头扫了两眼,主要是因为他很少出席这种场合。他选择当局外人,必要的话,也能像模像样地混进社交圈子,但一般情况下,他更愿意远远地观望,大多数同学倒也喜闻乐见。

这次他来了,在人堆里闪躲穿梭,在音乐声中踩着黏糊糊的地板前行。外套的内袋里装有那支肾上腺素注射器,上面贴着一张小小的便签纸,写的是“请使用”。此时,维克托置身于灯光、噪声和人群之中,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普通的毕业班学生就是这么过日子的吗?喝酒,跳舞,人和人像拼图似的紧紧相扣,在嘈杂的音乐声中什么也不想?大一那年,安吉带他参加过几次聚会,但和这次不一样。他不记得音乐和啤酒了,只记得她。维克托眨了眨眼,回到现实中来。他用汗涔涔的手拿起一个塑料杯,把里面的东西倒在一钵早已枯萎的盆栽里。拿点东西是有用的。

有那么一会儿,他站在联谊会大楼的阳台上,低头看着冰层底下缓缓流动的湖水。这景象令他止不住地颤抖。他知道,要得到最理想的结果,应该效仿伊莱才对,复制已有的成功,但维克托不能——也不愿——那样做。他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

他离开阳台的栏杆,回到大楼里面,又在各个房间来回穿梭,一边张望,一边盘算。他惊讶于可选择的自杀方案如此之多,而能确保活下来的选项又是如此之少。

然而,维克托打定了主意:不完成这件事,他决不离开。他不愿意回到他和伊莱的宿舍里,眼巴巴地看着伊莱兴高采烈的样子,为其永生不死的异能大惊小怪,而他自己却没有尽到全力。维克托不愿意傻站在那儿,卑躬屈膝地帮伊莱做记录。

维克托·维尔才不是什么操蛋助手。

他第三次绕场一周时,搞到了据他估算足以造成心脏停跳的可卡因(他不大确定,因为缺乏相关经验)。维克托是分别从三个学生手里买到的,每个人都只有很少的量。

他第四次在房间里转悠,正在积攒使用可卡因的勇气,忽然听到有人喊话。前门打开了——音乐声太响,他听不到开门声,但他在楼梯上感觉到了涌进来的寒气——有一个女孩尖叫道:“伊莱!你来了!”

维克托轻声骂了一句,赶紧上楼。他在人群中穿行时,又听见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挤过人群,来到二楼的平台,发现有一间顶头带浴室的卧室,里面没人。他走到半路,停下脚步。墙上有一排书架,正中央醒目的大写字母跃入眼帘——是他的姓氏。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重的励志书,然后打开窗户。这是一套专讲情绪活动与反应的丛书,他扔下去的是九本当中的第六本,它落在覆盖薄雪的地面上,发出一声悦耳的闷响。维克托关上窗户,走进浴室。

他在盥洗台上把东西按顺序摆好。

首先,是他的手机。他编辑好了给伊莱的诗发送短信,随时备用。第二,肾上腺素注射器。那时他的体温会升高,但愿一次直接注射就能起效。只是身体可能有点吃不消,但他打算做的事情没一件是好受的。他把注射器放在手机旁边。第三,可卡因。他先把它们堆在一起,然后用一张从口袋里摸出来的旅馆房卡,将其一条条分开——房卡是某年冬天被父母拖去旅游时的遗留物。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大多数孩子嗑药,而维克托从未想过沉迷其中,不过,他对于如何嗑药还是相当清楚的,这要感谢罪案电视剧的耐心讲解。他照搬电视剧的镜头,把可卡因分成七条后,从钱包里抽出一美元的纸币,卷成了细细的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