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平起平坐(第2/3页)

一下打到七寸了。

老太太笑吟吟地,不说话,算认可。这一批毛子做好,常胜果然去上下打点,多半自己跑,偶尔也让建国跟着一起。年里面忙,一直忙到春末,家艺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

是没交。也不能交,她何家艺马上还要去眼镜店配眼镜,去照相馆拍照,去商店看衣服,人生刚开始得意一回,怎么能交?绝不。算了,五毛就五毛。不能因小失大。

“能有什么意见,皮子本来就是长辈穿的,家里有老人,媳妇不能穿大毛的,何况小字辈,妈,留,兔毛的留一件。”

何家艺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把子钱,挑出两张两毛的,一张一毛的,窝成团子,丢在地上,“喏。”

常胜自觉不周,忙说:“今年留一件最好的给妈。”老太太忙说不用,又说要留,孩子们该有意见,还有美心,没有个七八件,别留。

家喜连忙捡了,又说:“是一人五毛。”

老太太叹息,“多少年了,皮子总是送人,自家倒没见着。”

“鬼子六!你怎么不去当地主!”家艺愤怒,但还是不得不又挑出五毛,甩出去。家喜又连忙捡起,揣裤兜里。

常胜道:“妈谦虚,这么多孩子,你不也带过来了。家丽那两个,估计也要给你带。”老太太说:“没办法,能带一天是一天。向东学平两个毛小子我还喜欢。”说到这,母子俩低头纫了一会手工,羊毛坎肩现雏形。老太太问:“这一批又是给谁的?”常胜说:“几个朋友要打点,跑老三的工作,也要找人,总不能空手,做几件皮子,送人也像点样子。”

家艺哼了一声,快步走了。

老太太笑道:“我是来得时间不长,其实往北菜市一站,谁不知道卫国妈,那是出了名的会做人,有客来家里,借钱也会请人家里吃饭,一个寡妇,养大五个孩子,大女儿心脏不好早早没了,留下两个儿子,也就是她的外孙子,也是她带。了不起啊,将心比心,我没这能耐。”

淮河上吹来清风,神清气爽。小玲和家喜得了一笔外财,喜滋滋地。小玲摊开手掌,“给我。”

“妈,这你都知道。”

“什么给你?”家喜不认账。

“这一批皮子不错,卫国也肯下力。”常胜赞道,“这老二找得这人,真难得。”老太太道:“卫国妈也挺明事理。”

“五毛啊,”小玲说,“一人五毛不是说好了吗?”

“今年缩得不错,”老太太摸摸羊皮,“怪肉津的。”(土语:摸起来手感肉乎乎的)

家喜反问:“你出力了吗?屁都不敢放一个,没有。”说罢,小跑而去。空留小玲一人在原地。

羊毛雪白,摊在床上,常胜和老太太对坐着。

小玲委屈着急,“这……不是……这……”

夏天缩的皮子冬天来缝。这活得常胜和老太太做。美心的针线不行,心也不够细致,常胜不大瞧得上。羊皮要做成衣服,散皮子要缝到一起,还得懂点裁缝。缝纫机有,只是做皮衣服,只能手工。

每个家庭,总有最受欺负的那个人。

家文一笑,并不放在心上,“没问题。”

田家庵钟表眼镜公司,家艺站在柜台前,一会要看看这个,一会要拿拿这个。她打算配一副眼镜。

“都叫名字,我叫你家文,你叫我家艺,我们平起平坐。”

做的是个累眼的活儿,老员工们大多有眼镜,她测了,自己有一百度散光。那年头,散光这个词还不多见,听上去那么高级。有个散光的眼睛,能专门为散光的眼睛配一副眼镜。令家艺感觉良好。

“那你叫我什么?”

欧阳宝凑过来了。“配眼镜呢?”明知故问没话找话。

“你不用叫我姐姐,”家艺礼貌地,“我也不叫你二姐。”

家艺没理他,继续对着镜子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