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薪火相传,力挽天倾,震动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第3/4页)

“第一、成熟的7纳米芯片制造工艺!”

“第二、全新的山海M-5芯片处理器!”

“第三,烛龙10800第一代EUV光刻机!”

“接下来,让山海微电的天才芯片工程师,吴茂哲先生为大家讲解7纳米芯片工艺的研发过程和性能优势。”

何婷波简短的开场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几万吨的巨石,溅起的水花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7纳米工艺?

光刻机?

还是EUV光刻机?

山海微电沉寂的两年里,到底干了什么?

震惊、欣喜、疯狂、狐疑,各种复杂的情绪在每个人的心头一闪而过!

国产光刻机在最近十几年里,虽然专利频出,但只能造出90nm以上的低端、工业用途的光刻机,对于中高端的精密领域,只能望洋兴叹,有心无力。

山海微电竟然打破常规,绕开阿麦斯、霓康和嘉能的包围圈,宣布国产光刻机诞生了!

吴茂哲穿着一件休闲西装,显然特意打扮过,在他看来,自己纯属是赶鸭子上架。

当他站在讲台上时,上千双眼睛立刻投了过来,眼底的意思很明确:“兄弟,你赶紧说完,让何总介绍光刻机啊!”

如果是平常,7纳米的制造工艺,或许会在行业内引发大地震,但在今天,众人只想先了解国产光刻机。

大华区的半导体产业,在这一步,被卡了足足几十年!

“我叫吴茂哲,是山海微电的一名普通电路工程师,曾经幸运地在同事的辅助下,接连完善了16纳米、14纳米和10纳米的芯片生产工艺。

这一次,我的幸运光环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又在谢盛东、诺伊斯等人的帮助下,将公司的半导体工艺水平缩小到了7纳米,作为团队里能力最差、表达能力最强的工程师,因此站到了舞台上……”

吴茂哲侃侃而谈道。

台下的媒体记者,善意的笑了笑,他的人生履历,早在第一年拿到高额年终奖时,就被扒了一个底朝天。

逸彬电子二少爷!

麦伟达前高级工程师!

家产竞争失败者!

在加入山海微电后,依靠自身的科研天赋,力挽天倾,将华国的半导体行业,一举带入了16纳米时代。

对方的自嘲之言,谁都不会相信。

众人心里很清楚,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言归正传,我以山海M系列的芯片产品为例,简单聊一下7纳米工艺的优越性,山海M-4是10nm工艺的芯片,山海M-5是7nm工艺的芯片。

先从晶体管的数量来看,山海M-5为78亿个晶体管,山海M-4为56亿个晶体管,提升了39.3%左右。

然而,在性能的表现上,肯定远远不是39.3%这么简单,CPU、GPU、NPU等IP核的全面升级优化,会给用户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具体数值方面,像CPU跑分,山海M-5大约高了67%,GPU部分则高出1.2倍,至于NPU的跑分,更是多出1.3倍,整体性能提升了83%,功耗下降了23%。

抱歉,我好像抢了另外一位同事的台词,关于性能问题,我就先说到这里。”

吴茂哲朝着叶友诚挥了挥手,做出一副“抱一丝”的表情,停顿片刻继而说道: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山海微电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10纳米突破至7纳米,主要归功于四点:

第一、设备升级:烛龙10800 EUV光刻机,替换掉一部分阿麦斯产品,在分辨率、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上获得极大提升,不良率只有13%,在10纳米工艺诞生之初,80%的良品率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

现在,轻松完成!在未来的三年里,我们会逐步淘汰阿麦斯的光刻机产品!

烛龙10800 EUV光刻机在微纳米级别,能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栅极宽度,在一块微小的硅晶片上,容纳接近上百亿的晶体管,每平方毫米拥有几百万个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