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眼光(第2/5页)

但,因为之前他和耿枢密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他的提议,遭到了耿枢密的无情驳回。

说到底,枢密院才是真正的军务中心,尚西关这个骠骑大将军,只有在外出打仗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什么叫说一不二的乐趣。

走正经的毛遂自荐,这条路是行不通了,于是,尚西关只能想点偏门的,比如,去讨好天寿帝,给他送点东西,说点好话。

哦,这里,要提一下尚西关的发家路数,拍马屁,几乎每个朝臣都会,尚西关不算其中的佼佼者,他真正骚到天寿帝痒处的是,他特别会说人的坏话。

拍马屁是一门学问,说坏话其实也是,只是会的人太少了,说得过了,容易被发现自己在使坏,说得不够,又会让人觉得,你根本就不懂他。

而尚西关说坏话的火候就很好,一边煽风点火,一边装得跟真的一样,仿佛他全都是为了天寿帝好,天寿帝本来就是个小心眼的人,讨厌的人从东华门能一直排到嘉峪关,能有个人跟自己一起同仇敌忾,天寿帝自然感觉身心舒畅。

当年,他就是靠着说坏话,一再的加固天寿帝对詹慎游的恶感,等詹慎游死了,他就理所当然的当上了骠骑大将军,那沾沾自得的模样,丝毫看不出,他是靠着出卖朋友与恩人,才得到了这个位置。

尚西关宝刀未老,这回也决定找个倒霉蛋开刀,而这个倒霉蛋,就是孟昔昭自己。

孟昔昭:“…………”

这也行?!

……

当然行。太子迟迟不归,天寿帝很有意见,但尚西关又不傻,他可不能去说太子的坏话,这风险太大了,而根据万副都知的消息,孟昔昭日日都和太子待在一起,在南诏皇宫的大齐人,几乎把他的命令当成太子的命令,那,用他做平替,好像就不错。

本来,天寿帝不高兴,主要都是对着太子,毕竟他也知道,太子才是真正主事的,可尚西关这上下嘴皮子一碰,天寿帝的怒意就冲着孟昔昭来了。孟旧玉不知道这件事,照常在朝上替自己儿子巩固一下存在感,结果被天寿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骂了一顿。

孟旧玉当然很懵逼,可天寿帝就是这个德行,偶尔就会变得喜怒无常,他知道此时是比较关键的时刻,所以打算什么都不做,就当一只顺从的小绵羊。谁知道,他的大儿子跟他有不同的想法。

孟昔昂坚信凡事必然事出有因,于是,他就撒出自己的那群官二代朋友,去调查究竟怎么回事,等调查到尚西关头上,他也想着,如今是个比较关键的时刻,不能出错,所以,他必须要把尚西关拉下来,让他焦头烂额,没时间再诋毁自己的弟弟。

孟昔昭:“…………”

他惊呆了,一个猛甩头,看向自己大哥:“你弹劾了尚西关?!”

孟昔昂为自己辩解:“只是给他找了一点小麻烦。”

孟昔昭有种不好的预感:“什么小麻烦?”

他刚张口要回答,另一边,孟旧玉冷哼一声:“他上书一封,说尚西关几年前编写的兵法,是别人代笔,请陛下治尚西关欺君之罪。”

默了一下,孟旧玉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就尚西关那个脑袋,谁不知道他腹中墨水,还不如沙漠里的雨水多!你以为你给他捅出来,他就能倒下去了?看见陛下是什么反应没有,他喜欢尚西关,那就不会定他的罪!如今可倒好,你还被他反咬一口,连带着我都被陛下敲打了一番,你可知陛下今日问我什么,他问,咱们孟家,是不是想取代皇城司,若真是如此,他便把万怀信那个老太监送来,给咱们当副手。你说说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孟昔昂的头都快抬不起来了:“我原以为,陛下就是不治他的罪,也会对他不喜,谁知道陛下根本就不在意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