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父母(第2/3页)

祖孙俩想好好聊聊,还是得见到面。

这趟林霄回来,除了上老乡邻家窜门就没人能说说话的林奶奶总算能过回“嘴瘾”,拉着林霄说了半天家长里短、地里庄稼,末了,又提起林霄那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说起自己的儿子媳妇,林奶奶就一肚子的气:“你那个妈也不晓得是发的啥子神经,今早上打电话回来讲要给你定个亲,我都奇了怪了,咋你先前读书没钱交学费她不打电话回来,你不读书了,她又想起来你来了?”

林霄自己都说不清上回见到亲爹妈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闻言也震惊了:“有啷个离谱没?!”

她从懂事起就在乡下,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几天能看到父母,是个标准的留守儿童。

到她五岁多点,能记事了,父母就不咋回老家来了——原因是她多了个弟弟,爸妈想让唯一的儿子能当个城市人、在城里读书长大,能省的钱都要省;显然,每年回老家的路费支出、看望老娘闺女的费用也属于应该省掉的钱。

隔个年把两年的,她父母倒是也会打电话回来到村里的小卖部,干巴巴地问几句老人家身体如何,问她学习成绩如何,其它的就没有了——钱反正是不会寄回来的,她读初中的学费都是奶奶抹了老脸不要,低下头跟村里的亲戚借的。

去年林霄初三毕业,林奶奶打电话去逼问儿子媳妇到底拿不拿钱回来给孙女读高中,没能要到钱。

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也不像大学那样有各种政府财政支持、学生空着两只手都能去报名,没钱读,就真的是没钱去读了。

为着这事儿,林奶奶记恨上了不孝顺的儿子媳妇,这一年多来都没给那边打过电话,祖孙俩用上了手机那边都不晓得;没想到这回那边主动打电话过来,居然就提起了要给林霄订亲这种事。

“我没答应。”林奶奶冷着脸道,“你也不准去听那边的话,晓得不,那两口子老早不认你了,你别憨兮兮的你爸你妈打电话给你说几句好听话你就上当,他两个哪怕是还剩下半点良心,都不可能不拿钱回来给你去读书。”

林奶奶其实也是有点重男轻女的,听说小孙子出生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还巴巴地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地攒的钱汇给了儿子媳妇,让给小孙子买奶粉买尿布。

就是把……原本有点儿重男轻女的老人家,硬生生给自家那对不当人的儿子媳妇给整应激了——看重小子很正常,可也不能就把女儿当没生过了吧?!还是不是人了!

村里那些同样是看重小子的人家,那闺女也是好生生养着的啊!闺女能读得进书,人家也是供起读的啊,哪有彻底丢开手不管不问的!

现在的老年人哪个不会刷下手机看下短视频,那些不供娃娃读书的父母,全世界的人晓得了都要冷嘲热讽,林奶奶要强了一辈子,实在是丢不起这个脸。

“我晓得嘞,老太,我才没那么蠢嘞。”林霄无所谓地道,“我才好大年纪,才不订啥子铲铲亲嘞,他们又没管过我,没那个脸做我的主。”

她从记事起就跟奶奶相依为命,对爹妈谈不上有多少感情,自然也不会因为爹妈莫名其妙要给她订亲就生气失望——有再多的亲情依恋,也老早在多年的无望等待中消耗干净了。

“你自己心头有数就好。”林奶奶满意地看了眼特别像她、和她年轻时一样好强的孙女,又继续叮嘱道,“听奶的话,钱不要乱花了,都存起来。你以前读的那些书么也不要放下,没事就拿出来看看,过两年攒到钱了,能读书么还是去读个书,哪怕读个职专出来呢,也比你现在稳当点……”

林霄嗯嗯应声,手上洗着衣服,听着奶奶给她念叨人生经。

林奶奶自己没什么文化,就很向往那些有文化的人,要不是实在这个年头土地不能拿去卖、乡下的房子也不值钱,去年林奶奶都想砸锅卖铁把林霄供去读完高中……老人家不懂得太多大道理,她只晓得像林霄当这种服务员不长久,还是得有个学历、找个能有退休工资的工作最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