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出兵时机(第2/4页)

只是汉军能承受伤亡,在伤亡折损之后还能源源不断的进行补充。

秦军被霍去病断了后路,粮草和援兵都很难补充。

如果没有其他情况,秦军最多坚持十几日,便会被汉军击溃。

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有意外。

关键时候,嬴政果断下令,从西线战场抽调了一半的飞舟,用飞舟空投了大量粮草,还带去了不少援兵。

这让岌岌可危的秦军主力稳住了阵脚。

原本以为秦军要在九月崩溃的王景,还下令加快了出兵的筹备速度,没想到秦军还能通过飞舟死里逃生。

就如当初飞舟出现后,众多大将公认,战争的形势一定会因为飞舟而发生改变一样。

这一点在秦汉大战的过程中,屡屡展现。

消息传到金陵。

王景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再次召集心腹臣子,讨论并推演了一下秦汉大战的情况。

“秦军虽有飞舟续命,但改变不了大势!”

“汉军在拖住秦军主力的同时,还有余力出动天境强者拦截飞舟,短时间内,秦军能依靠飞舟充当粮道和补给线,但等到飞舟被击沉,粮道还是会断!”

“并且汉军的高层力量有明显的优势,即便是稳扎稳打,和秦军交换伤亡,也有极大的胜算!”

勤政殿内。

在推演关中大战的时候,高熲率先开口,对秦军没有多少信心。

殿内除了秘文监主事张宾之外,还有刘伯温、步骘、谢安等人,兵仙韩信也在其中。

众人听到高熲的分析,都暗自点头。

显然众人的想法都差不多。毕竟大汉四百余年的底蕴,堪称王朝之首,被大夏覆灭一个东汉,也只是损失了一部分力量。

吸收了东汉残余的西汉王朝,已经明显超过了秦国,再加上蜀汉的话,和大夏、李唐并称为神州三大霸主没有一点问题。

“汉军大胜,应该不会出现意外,我们现在要推断的,是秦军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我军要选在什么时候出兵。”

步骘是大夏的功勋老臣了,他的能力无法和高熲、刘伯温等人相比,算不上绝顶,不过这么多年的磨炼下来,作为一个枢密使还是合格的。

他说的的确是大夏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韩将军,你感觉秦军还能坚持多久?”

王景目光一扫,便落在了韩信身上。

韩信这个人,有野心有能力,兵法韬略更是绝顶,不过他性格有缺陷,情商不高,在狂傲的同时,也因为傲气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换个说法,就是他要面子!

历史上为了争夺灭齐之功坑了郦食其,拿下齐国之后还主动向刘邦求封假齐王……这导致刘邦对他破口大骂,恼怒非常。

刘邦敢骂人,代表他还把人看做自己的部下,不骂人了,还一脸笑容的给韩信封了真齐王,就代表他已经不把韩信看做部下了。

韩信有占据齐国三分天下的机会,却因为刘邦的知遇之恩依旧为对方效力……后来下场凄惨,还是韩信自己作的。

王景了解对方的性格,便选择汲取刘邦驾驭韩信的一部分手段,表面上对韩信十分的尊重。询问国家大事的时候,先征求韩信的意见。

但平时,王景根本不会给韩信兵权,在大战的时候让韩信统帅三军,大战一结束,就以封赏的名义让韩信返回金陵。

韩信没了兵权,但能参与到大夏的国家大事中,也不能说被高高挂起是个空架子。

无论王景还是大夏的其他文武,都对他十分尊重……韩信有野心,但野心也有限,他感觉现在也挺好的。

感受到王景对他的尊重,韩信嘴角微微一扬,当即回道:“以在下来看,秦军最多坚持到十月!不会超过十月下旬。”

“秦军接连血战,折损的都是精锐,越打越弱!汉军可以轮换兵马,有底气用实战来练兵,若是让我指挥汉军,十月初便能包围并击败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