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河北归唐(第3/4页)

这段时间,大夏王朝的局势比之前好了许多。

曹魏王朝覆灭,大夏王朝吞并半个中原和青齐之地,已经成为神州第一王朝,王景在世界本源深处又向前走了两步。

韩信指挥大军还在虎牢关和刘秀交锋,每天双方都有不少兵卒折损。

大夏王朝的行军体系十分完善,兵卒受伤后就被转到后方,有不少随军医师治疗,各种伤药药材,也通过水运不断的补充。

若是轻伤,用不了一两天就会痊愈,即便是重伤,只要没有当场死亡,也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这些伤兵在恢复后很快就能重新投入战场。

除此之外,韦睿在后方处理广武山、归德两地投降的曹军,这二三十万曹军是曹魏横行中原的核心,精锐兵种虎豹骑暂且不说,寻常的曹军兵卒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卒。

若非遇到兵马更多,大将更厉害的大夏,曹操麾下的这一支精锐,足以横行天下。

这些精兵老卒,若是押解到后方当苦工太过浪费。

所以在请示过王景之后,韦睿便把这些俘兵混编,送到了韩信手中充当折损后的补充。

韩信所在的东路行营,每天的折损都能迅速补充整编。而虎牢关内的刘秀,他麾下的汉军精锐则无法补充。

谢玄、杨素他们率领的飞舟偏师,放弃了突袭关隘城池然后驻守的战术,选择按照韩信的吩咐,以飞舟为核心,在东汉腹地不断的游击。

尤其是洛阳到虎牢的通道,粮草、兵员补充,都是他们骚扰袭击的重点。

追击他们的四个天境大将,只能丢下麾下兵马,凭着个人的实力追击拦截,没有兵卒加持,天境武将的实力也无法发挥到极限。

所以只要不是被四个天境包围,谢玄都能率领飞舟不断转移,神出鬼没,甚至,在不断的厮杀过程中,杨素还踏破了最后一步,成功晋升为天境。

大夏王朝麾下的天境强者,再多一人。

两个天境大将坐镇,飞舟偏师便更加的安全。

受到影响,送往虎牢关的兵员、粮草,还有各种药材物资,都腰斩了一半……最后的结果,便是韩信越打越强,刘秀越打越弱。

如果没有虎牢关这座雄关,韩信甚至可以发起强攻,直接打穿汉军的军阵。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通过不断的消磨,硬拼国力。

……

河北,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浩荡的煞气盈满乾坤。被困了一段时间的明军,在李牧、廉颇的率领下出营结阵。

三四十万的精锐大军,在原野上铺开了无边无际的兵线。

数十万大军想要突围,并不是主将一句话,然后找一个时间出营猛攻冲击。

这么多的兵马,需要大将和军中的众多将校组织指挥。

若是随便下令,数十万大军怕是刚出营就会自动崩溃,然后被敌军尽数歼灭。

兵马越多,突围退走就越困难。

“赵括,你来指挥布阵!若是看到敌军破绽,不要犹豫,立刻带着骑兵突围……我和廉颇将军在后面为你断后!”

李牧嘴唇微动,声音却传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大将耳中。

明军之中,大将数量不少。

但除了李牧、廉颇之外,根本没有能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帅才,李牧廉颇两人需要应对李靖、李绩和冉闵他们。

排兵布阵,指挥兵马相互对垒拼杀的事情,只能交给他人。

能做到这点的,只有赵括了。

在原世界的历史中,赵括初出茅庐便对上了白起,长平之战大败亏输,直接断送了赵国的未来。不过,在这一战中赵括还有一些优点的。

至少,他这个后世纸上谈兵的代表,能在面对白起的时候,把麾下四十万赵军统帅的井井有条。

两军大战,尤其是数十万大军的对垒混战。对大将的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