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戚继光归附(第2/4页)

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再座一段时间,胡宗宪就能外放,担任某个行省的布政使了。

因为出身年代和一起剿灭倭寇的经历,胡宗宪把戚继光当成了乡党,平时没少上门劝说。

眼下陛下回到京城,他距离外放也不远了,胡宗宪担心自己走后,没有人上门劝说,戚继光或许真的就埋没民间。

所以他趁着御驾返回的时候,再带对方出来,让戚继光看一看大夏的民心。

戚继光没有回答,目光隔空看到了缓缓靠近的五牙大舰,也看到了围观欢呼的人群中,还有个别比较面熟的人影。

都是当初明军占据金陵时见过的人。

此时这些人的表情,和那些百姓,以及前来迎接的官员差不多,对大夏没有丝毫的排斥,甚至以大夏子民的身份而显得底气更足……

“唉!这段时间麻烦汝贞兄了,夏主得民心如此,麾下兵马更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乃是天下少有的英主明君,高皇帝兵败,也是命数!”

“这时候再纠结也是无用……等回到府内,我便写一封奏疏,请汝贞兄帮我递送给陛下吧!”

戚继光叹口气说道。

他对大明的感情很深,从小便是世袭的指挥使,兵败后让他一下子转过头投降大夏,他心里转不过那个弯。

不过,他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

在历史上为了寻找靠山,他还给张居正送过海狗,写的信还自称门下走狗戚某呢。

能给大明保持这么长时间的忠心,已经可以了。

接下来他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胡宗宪闻言大喜,拍了拍戚继光的手臂,笑道:“元敬想开了最好,眼下荆楚虽平,江西、湖广等地还不安稳,不缺立功的机会!”

“有了功劳,在大夏就能立足了!可惜,这次张大人留在江陵没有回来,他若是知道你的消息,肯定也非常高兴!”

听到张居正的名字,戚继光笑了笑,眼神微微波动。

人群中除了胡宗宪和戚继光之外。

还有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被礼部的几个文吏带着,在远处观看御驾回朝。

“金陵繁盛,不是北方可比啊,还有夏国的百姓,也都尽数归心……据说夏国有军民数以亿计,粮草堆积如山!如此积累,再加上众多名臣大将辅佐,也难怪能击败汉军冯异、贾复!”

李唐的使者唐俭,忍不住的感慨。

李唐境内山川纵横,唯一能和金陵相比的大城唯有太原重镇。但太原也是军事色彩比较浓郁,没有金陵这般的兴盛繁华。

“金陵的确不错!”

他身边站的人,是充当副使和护卫将军的李唐宗室大将李神通。

他胡须整齐,相貌还算端正,听到这话忍不住的点点头。

主使者是唐俭,他这个副使者主要是收集大夏的各种消息,于是李神通这些天,专门前往城内的青楼楚馆,深刻的体验一下金陵的繁盛程度。

顺便也在青楼楚馆中听了一耳朵的消息。一边潇洒,一边完成皇帝的嘱托,李神通甚至有些流连忘返。

唐俭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没有继续说话。

很快。大夏皇帝下船,在群臣的迎接和众多百姓的欢呼声中登上了御撵,车架入城,进入皇宫。

……

王景刚进入皇宫,看到皇后带着皇子公主前来迎接。

在大乔的侍奉下沐浴更衣后。

太监总管就送来了最新的奏疏,他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江陵,后方的政务军务由三省重臣处理,但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王景亲自决断。

在江陵的时候,有些事情不方便处理,于是事越积越多。

王景随意的看了一下,这些都不是阿什么急事,便随手仍在一旁。让太监总管把奏疏搬到勤政殿,有空再处理。

在后宫的温柔乡沉醉了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