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亲自坐镇 两汉联盟(第2/4页)

王景笑道。

天变结束马上就慢一个月了,但步骘的思维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到了天境,已经是伟力归于自身了,没有大军,没有大将,让王景孤身出现在外面,也没有人能留下他。

更不要说留下王景的性命了。

步骘看了其他人一眼,想要让他们一同劝说,但高熲、刘伯温都神色平静,没有半点劝谏的心思。

“好了,此时朕已经决定,不用再议了,朕离开后,大学士沈翼、谢安,枢密使步骘担任留守大臣,若有大事,立刻向江陵禀报!”

王景挥了挥衣袖,表示自己下定决心。

殿内群臣纷纷躬身领命。

王景心中有所预感,这次江陵的大战,只怕是自己最后御驾亲征的机会了,

江陵若是战败,自然不用多说,以后大夏积蓄力量还会卷土重来。

若是能顺利将蜀汉兵马击退,顺便挡住北方的东汉大军,那么大夏王朝的版图,在短时间内,至少是十年或数十年内就达到了极限。

北面的东汉、曹魏,西面的巴蜀,都不是易于之辈。

大夏即便有力量在战场上将之击败,也无法把对方的疆土吞下。

尤其是蜀汉,从江陵溯游而上攻灭巴蜀的站例,整个历史上也寥寥无几,比较出名的便是桓温击灭成汉,其中还有不小的侥幸因素。

在东南和岭南还有大片疆土没有夺取之前,王景不会轻易和其他的顶尖王朝开启大战,

在巩固大夏版图之后,他下一步就要全力发展内政。

为大夏王朝积蓄力量。

王景做出决定后,金陵城的大夏中枢群臣,立刻进入临战状态,

大量的官吏忙碌起来,有的调运兵器粮草,有的在准备车架。

这些官吏的动作瞒不过有心人,藏在金陵的其他势力探子,立刻通过加急的手段,把这个消息传递回去。

金陵城内的探子,杀不胜杀,剿不胜剿,因为大夏王朝在南方的霸主地位,造成许多势力想要知道大夏的一举一动。

因为大夏的一个动作,就能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局势。

甚至,王景的一个念头,一道命令,就能导致某个大势力的覆灭。

金陵已经成为整个南方的核心。

这种情况下,就算军情司的人马杀了一大批的暗探,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探子潜入城内,继续打探消息。

大夏和军情司能做到的,也是尽可能的隐藏机密,每隔一段时间对城内的暗探网络进行清理而已。

而保密性一般的信息,或者说有心人都能看出来的消息,军情司也无法遮掩,只能放任。

很快。

金陵城的异动就传到了冯异、桓温以及北面曹操的耳中。

他们对王景十分了解,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判断出大夏在准备大战,并且已经开始调动兵力了。

至于谁是大夏的目标……随便一个人都能看出来,必然是江夏、江陵啊。

“夏军的反应,居然这么快!”

冯异微微皱眉,他知道光武帝刘秀已经派遣使者走上庸入汉中,和蜀汉刘备结盟,准备两家一起出手攻打江陵、江夏。

襄阳和汉川等地的东汉兵马,也在暗中调动,只要蜀汉的兵马赶到,东汉大军就会出动,牵制夏军的主力为蜀汉出川创造条件。

为了这个计划,刘秀还派了好几位大将来援。

只是,夏军的反应十分迅捷。

现在蜀汉人马还没有就位,东汉的援军和大将也还没有到齐,夏军就开始整军备战,甚至准备加派援兵了,

从这点,冯异就能感觉到大夏皇帝和夏军的文武大将,都不是轻易能对付的。

“蜀军到什么地方了?”

冯异很快恢复了情绪,叫来了副将,询问道。

副将辅助冯异梳理军务,掌握军机,能第一时间接触军情,是冯异的心腹,他立刻回道:“上次传回的消息,说蜀军已经到了秭归,正在全力征调舟船,准备渡过三峡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