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三条路线 权衡利弊(第3/4页)

江陵城也在桓温的保护下,从原本的军城迅速的繁华,在短短数年中,成了荆楚之地首屈一指的大城。

城内街道宽敞,行商众多,还有许多来自南面群山中的蛮人,在江陵外围的街市中交易皮毛、药材。时不时的还有兵卒巡逻。

桓温的治政手段还算不错,至少在水平线以上。他的带兵能力也可以,历史上曾以江陵为根基,溯游而上灭亡成汉,这也是历史上极少数从长江中游进攻巴蜀成功的战例。

他还曾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便攻入关中,第二次北伐攻占洛阳,第三次攻打前燕,三次北伐前期都曾取得大胜。

第一次北伐攻打前秦的时候,前秦差一点覆灭,但依靠坚壁清野的战略,桓温最终粮草不济退兵,在退兵的路上被前秦追击,折损了不少人马。

第二次击败姚襄攻占洛阳,但这次回师后,原本攻占的土地很快又失陷,至于第三次攻打前燕,前期击败燕国大将取得大胜,但很快就在枋头被慕容垂击败,大败而回。

历史上对桓温的评价不算高,他的能力,显然和自己的野心并不匹配。

能把江陵发展到现在的情况,主要是周围没有强敌。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城内的一座酒楼。静室之内,两个气度不凡的男子正听着身前几人的禀报,禀报的人弯腰低头,声音很轻,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

他们禀报的消息,赫然是桓温楚军的不少机密消息。

“这么说……江夏贺若弼有异动,桓温加派了十万兵马进驻临湘,兵马已经出发了?”

其中一个男子说道。

他的相貌带着几分胡人模样,不过江陵城内,汇聚了百万丁口,有南面的蛮人,还有历史上各个时代的人,出现胡人都很正常,更何况只是带着胡人血统。

他的气度雍容,和寻常人的气势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目光所过之处,看似温和的目光,能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一些压力。这就是所谓的气场,有眼力的人一眼就能判断出他肯定身份不凡。

在这男子身侧,还坐着一位留着黑须,双眸明亮如星的男子。他的一双眼睛,似乎蕴含着无穷智慧,能轻易的看透人心。

“景略,你怎么看?”

这带着一些胡人相貌的男子,身份的确不凡,他是历史上的前秦天王,差点一统南北,提前数百年完成一统大业的苻坚!

而他身边的黑须男子,便是和他君臣相得,辅佐他覆灭前燕,攻灭代北,一统北方的丞相王猛。

苻坚和王猛的组合,不比刘备诸葛亮差。

双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苻坚一向讲究仁义,这点和刘备相似,王猛和诸葛亮,都是身居丞相,鞠躬尽瘁,辅佐君王称霸一时。

但王猛在历史上的功业,比诸葛亮更强。只是他辅佐的人是胡人,这才影响了名声。

在神州世界,前秦在关中的基业早就被大秦扫灭。

无论是前秦的苻健,建立北周的宇文泰,还是什么后秦、西秦、前凉亦或者各路胡人、单于,都被嬴政尽数消灭。

没有了关中根基,早先降临的前秦大军,也在神州群雄争霸前期,分别被江淮的王景、中原刘秀、荆楚项燕消灭。

所以苻坚和王猛这一对君臣,在降临之后观察天下大势,最终来到了江陵。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寻找机会解决桓温,代替他占据江陵,并以此为根基对外发展。

桓温,也是他们的熟人。

原历史中桓温第一次北伐关中,苻坚就曾亲眼见识过对方麾下的晋军,王猛更是在灞上面见桓温,侃侃而谈。

后来看到桓温没有占据关中的意思,王猛才打消了投奔对方的打算。

在苻坚和王猛这一对君臣眼中,桓温这个老相识是最容易解决的对手了,至少,相对于东汉刘秀、大夏王景,曹魏的曹操来说,桓温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