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荆州信息 南北战局(第2/4页)

高熲、贺若弼、苏威……他们都来自隋朝,关系比较密切,

并随着高熲成为枢密使,苏威成为大学士,三省重臣就占了两个。

再加上贺若弼、史万岁这些大将,隋系的人马,在大夏的地位越来越高。

他们本身并不是想要结党营私,但他们来自同一个时代,还曾同朝为官,有着共同语言,不免走的近一些,你帮我我帮你的,就逐渐的成了团体。

一个王朝,肯定会有不同的派系。

如今大夏之内,如南梁系、南唐系,都逐渐被隋系和明系压制。

隋系和明系双方,也在不断的相互比较,比较他们立下的功勋,争夺在朝中的话语权。

这次刘伯温的谏言,除了得到王景的认可之外,高熲和苏威也是鼎立支持。

贺若弼只要拿下安庆,就相当于他们一派再立大功,所能影响的范围也会随之增强……

如果王景能听到他们的话,就会明白为何历朝历代开国的时候,总有皇帝要杀开国功臣了!

皇帝能明白也能理解臣子各有诉求。

但不经过自己的允许,臣子就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主动的抓权……只要是人,再英明的君主心中也会有些不舒服。

有些君主能忍耐,也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臣子绝不可能威胁到自己。就如李世民,

还有君主心眼比较小,就算知道臣子势力增强,也不会真的威胁到自己,但还是要将之解决,为子孙后代铲除后患。

“张居正……他的确应该注意!”

“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后必然会进入政务省!并且他在明系的声望极高,很有可能成为明系的核心!”

苏威在听到张居正这个名字后,神色变得微微凝重。

他虽然是政务省的大学士,但手中的权柄,在朝中的声望,根本无法和沈翼、汪广洋相比,而这两人看似是元老系,但实际上都出身明朝。

再加上一个张居正的话,整个政务省都要被明朝出身的文臣给占了。

“张居正会入阁,但不会那么快!”

高熲淡淡说道。

在说话的时候,云车已经接近了金陵,两人透过车窗,能看到路上多了不少车马,还有许多穿着不一的读书人。

“恩科开始了!”

两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心中了然。

当初在讨论宁德行省和京兆尹设立的时候,君臣就已经商量好,要新开恩科,选出数千举人、进士担任官职,巩固大夏的统治基础。

经过这些天的忙碌,恩科已经开始。

除了各个行省新考出来的举人之外,还有上次成为举人在会试落榜的老举子,足有数千上万的士子涌入金陵。

科举的事情,归礼部管辖,而礼部尚书乃是裴矩,也是他们隋系的人。

不过科举的事情,上到王景,政务省,下到六部官吏都十分重视,因为这是大夏的根基,也是民间百姓、读书人提升阶层的重要渠道。

一旦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影响极大。

如果苏威和裴矩敢利用自己的权柄影响科举,那王景也不得不痛下杀手。甚至会让两人知道什么是国法无情。

不过很显然,高熲和苏威都知道王景对于科举的看重,都没有这样的心思。

甚至在科举之前,有很多出身隋唐时期的世家子弟向他们投递行卷,都被他们拒收。

两人回金陵复命的时候。

王景正在翻阅军情司传来的情报。

在大夏夺取江南之后,军情司也跟着扩张了一倍,并且军情司因为探子过多,权利过大,已经被王景下令分割,变成了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

除了范因之外,王景又调吴用为南镇抚司的主事,

军情司的南北主事,品阶和他担任的礼部侍郎差不多。

不过在礼部,吴用的权柄很低,需要事事听从裴矩的吩咐,调到军情司之后,他的权柄立刻扩大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