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恩威并施 王者之道慑人心(第3/5页)

金陵上游的太平府,一半划入宁德行省,一半划入京兆。大量的兵卒被押送到俘虏营,被整理收编,成为大夏的一员。

南北各地的粮食、瓜果、丝绸等,都源源不断的汇入金陵。

在烟雨之中,金陵这座大城,正迅速向真正的皇都演变,有了皇都的气象,街道上新种下的树木,枝叶也在烟雨中得到了滋养。

细雨悄悄飘落着,千万条细丝垂在半空,韩愈的一首诗,更像是金陵的真实写照。

连续几天的小雨,让城内的气温下降了不少。

广阳坊内的一座府邸内,一株株树木顺着风轻轻摇动,淡淡的冷风吹动,很多仆人丫鬟都躲在了房间内。让府内显的有些安静。

其中一间精舍内,隐隐间有说话声传出。

一阵脚步声响起,伴随着细雨,一个俏丽的丫鬟举着纸伞,提着餐盒缓缓走来。随着她靠近,房间内的声音立刻停下。

“外面是谁?”

有人沉声问道。

丫鬟俏声回道:“禀老爷,夫人知道您没有用饭,特意让奴婢送来……”

一个中年男子打开房门,把餐盒接住,目光在她身上迅速扫过,微微皱眉,说道:“你先退下吧!”

丫鬟没有好奇的向房屋内看去,而是非常恭敬的目光低垂,听到吩咐后便立刻告退。

等离开精舍周围后,她才悄悄的舒了口气。

老爷在静室和客人商议事情的时候,最忌讳有外人靠近,上次就有一个下人因为距离比较近,被老爷看到直接处置了。

虽说金陵已经是大夏的都城,大夏的律法,也严禁杀害奴仆。

但因为金陵易主的时间太短,也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原本明朝的势力还残留了大半,错综复杂的关系依旧没有断。

像是处置奴仆,家主只要打声招呼,就能通过原来的渠道,直接把尸体扔到城外。也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奴仆的下落追着不放。

房间内。

被丫鬟称为老爷的,便是当初在城外迎接王景的原大明巡城御史徐英,他提着餐盒回到为之上,把餐盒打开,里面是精美的点心,以及温好的茶汤。

徐英随手把点心和茶汤放在桌子上,笑道:“这是从扬州买来的上等贡茶,诸位都尝尝……”

“那我等就却之不恭了!”

和徐英关系密切的几个人当即笑道。

他们是城内的几家豪族富商,因为朱元璋舍弃金陵,他们几家勾结徐英,侵吞了许多城内的府邸,还有不少商铺田宅。

他们的关系也因此密切起来。

几个衣着不凡的豪族家主,分别端起茶杯品了一口,不由得赞叹起来:“这贡茶果然回味悠长,不愧是极品……”

他们说笑几句,很快就回到了正题。

“徐大人,你在张先生身边做事,有没有打探到,扬州的那些勋贵重臣,什么时候搬家?咱们手里这么多宅院,若是能送给他们,和这些重臣拉上关系,那咱们在新朝就能站稳脚跟了!”

其中一个人说道。

“不错,咱们虽然号称名门,但名不副实啊,若是能靠上某个重臣,咱们的家业就能跟着兴旺发达……最好是投靠张先生!”

“张先生乃是天下少有的名臣,如今身为秘文监主事,随侍皇帝左右,显然得到了信重,未来必然是朝中的宰辅。”

“咱们和张先生多少有同乡之宜,投靠他是最好的选择!”

这几个豪族家主,言语之中,有着投奔张居正的心思。

他们本来想着献出金陵,肯定能得到赏赐,他们也能在大夏新朝得到官职,稳固家业,已经到手的好处。

但直到现在,什么封官许愿都没有。

整个朝堂似乎已经把他们遗忘了。

这让众人多少有些不安,时常来到徐英的府上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