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时机 洞察(第2/4页)

戚继光拱手说道:“禀陛下,以现在的速度,再有半个月,五万精兵必能练成!”

“好!”

朱元璋闻言,顿时有些喜形于色,猛然大笑起来。

他的心机深沉,但在军中武将的面前,只会表现出豪爽大气的一面,此时更是如此。

不过刚刚笑了两声。

他就收起了笑容,说道:“半个月时间,元敬练兵的速度超过预期,的确是尽力了,不过半个月时间,还是太长!”

“练兵需要半个月,把这些兵调到前线,同样需要时间,等他们真的赶到地方,前后加起来就是一个月!”

“王景能给咱一个月时间吗?嗯?”

朱元璋的声音,在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有些狠厉。双眸迸射出精芒。

身旁的几个人听到这话,各自无声。

李文忠、杨士奇还有戚继光都是顶尖的文臣武将,知道陛下说的很有道理。大夏百余万大军兵分四路。

其中江东、镇江、庐江三大行营,就像是三把匕首,其中一把匕首和宋军韩世忠部对阵。

另外两把匕首,从大明的两肋狠狠的插来。

大明覆灭东晋,也算是东南有数的强大势力,但被大夏的两路兵马一夹,顿时左支右挡,十分的狼狈。

在句容和当涂的兵马,就占了明军的大半。只剩下十万左右的兵马驻守金陵。

战略上处于劣势,兵力还不如人,就是这样处处挨打的下场。

朱元璋想要改变明军的劣势,首先需要的不是什么奇谋妙计,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训练新兵,只有足够的兵马,才能让大明直起腰板。

半响之后,戚继光咬了咬牙,说道:“陛下若是调给末将一头八阶异兽,用这些异兽的血肉补充兵卒训练所消耗的气血……末将可以把时间缩短到十天!”

“十天时间,能让这五万兵马锤炼出合格的体魄和力量,然后再上一次战场而不死,精兵就算连练成了!”

按照戚继光的计划,他用十天的时间继续训练兵卒军阵,锤炼他们的力量。

然后再用五天时间指点一下近身搏杀和战场厮杀的技巧。

但朱元璋如此急切,他只能再次缩短训练时间。

把兵卒直接扔到战场,在战场上磨炼厮杀的手艺,这样的话,很多兵卒没有经验,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好,十天时间!就这么定了!你要的东西,咱都给你备好!”

朱元璋当然也清楚训练时间缩短的后果,不过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脸上再次挂上笑容。

“走,一起到大帐议事!”

他一马当先,立刻带着众人前往校场旁边的军营。

戚继光在这处军营已经呆了大半年,军营的大帐内,除了一处木案、几个座椅之外,没有什么装饰。

朱元璋坐到了首位。

看到众人都站着,立刻招呼道:“坐,都坐!标儿来咱这儿!”

“谢陛下赐座!”

李文忠也知道自家舅舅的脾气,知道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先拱手道谢,然后便坐到了左侧第一个椅子。

戚继光不带头,也不故作谦虚,跟着李文忠坐到了第二位。杨士奇则坐在了右侧。

大明的中枢文武重臣当中。

除了他们几个,还有大将汤和、廖永忠、廖永安、耿君用等人,不过汤和在降临之后,直接被派到了宣城坐镇。

其他的文武将校也各有重任,

尤其是眼下的时节,他们更是忙碌的不可开交。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参加这种只有少数人能做决定的会议。

戚继光能参与到其中,便意味着他已经成了大明的核心重臣,这和他的出身、能力分不开。

“地图呢!”

朱元璋让亲卫把江南各地的地形图悬起,

这是金陵周边的山川地形图,除了大明疆土的地形之外,江东、镇江两大行省的府县、城池,以及卫所驻守之地,都有详细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