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无锡城外 均田内政(第3/4页)

顾雍面色一变,连忙反对。

“元叹先生此言差矣,我军兵强马壮,除了三大行营和长兴的二十万战兵外,无锡城外剩下的三十万战兵只要还在,就不必担心各地动荡!”

“并且,前线的将士若是知道那些没有为大夏立过功劳却能坐享富贵的豪族被清洗,只会士气大增!怎会动摇?”

张居正的声音恍如铁石,十分刚硬。

高熲和谢晦看了他们一眼,都没有发表意见,两人在历史上都是宰相之才,其中高熲文治武略都是顶级。

只是眼下他们都是枢密省主掌军务的重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不方便在民政的事情上多嘴。

“好!太岳之言,甚和我心!”

王景面上露出赞赏之色。

“既如此,朕便给你一道诏书,暂封你为督查省江南御史,领五百白耳精兵为护卫,即可整顿两大行省的均田事宜,再赐你王命旗牌,可临时召集各府卫所千户……务必将两大行省清理干净!”

“若有豪族反叛无法镇压……谢晦,宇文成都!你们去调五万战兵,进驻苏州、常州、丹阳、常熟、松江等地,一旦有豪族叛乱,立刻出兵扫平!”

王景十分果断,迅速的下达命令。

一旁的顾雍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嘴,高熲倒是没有意见,三十万战兵驻扎无锡,暂时不会前往战场。

趁着这机会把两大行省的遗留问题清理一遍也不错,对南征的大局没有影响。

“臣……末将领命!”

谢晦、张居正还有宇文成都分别接下诏令。

简单在城外看了一遍后,王景就没了心情,带人返回城内,而谢晦、张居正和宇文成都则分别前去调动人手。

张居正去领王命旗牌和五百白耳精兵护卫,宇文成都则带着诏令去军营调兵……

很快,城外的军营就开始喧闹。

为了清理两大行省的隐患,宇文成都去调动的都是隶属于江北的战兵。

战兵的调动,引起了无锡不少人的关注。

其中还有宋军和明军的密探……他们费尽心思,千方百计的想要打探夏军的机密军情,只是一直未能如愿,只能通过军队大规模的调动,来判断夏军的动向。

在回到行宫之后。

王景就没有再关注外面的情况,有张居正、谢晦和宇文成都联手,要是无法解决两大行省残留的豪族,那他可要怀疑三人的能力了。

“昭玄,元叹、太岳还有安石公他们,你以为谁能递补入阁,担任内阁大学士?”

王景和高熲进入书房,顾雍去了行宫周围的院落处理镇江行省的政务,书房内只有他们两人。

于是王景便随口问道。

高熲毫不犹豫的说道:“臣乃是枢密使,不适合过问政务,更何况是主掌内政的大学士!陛下心中自有成算,何必询问他人呢!”

王景摆摆手,说道:“眼下没有外人,咱们只当随口闲谈,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外传,昭玄不必刻意避嫌!”

高熲有些推脱不过,便只能微微沉吟,说道:“安石公、顾元叹、李善长、胡惟庸、褚渊、范云、岑文本、章惇……都是历代王朝的贤才,有担任大学士的能力!”

“不过!顾雍、褚渊乃是降臣,成为大学士人心不服,他们还和东吴、南齐的世族豪强关系密切,更是不能成为中枢宰辅!”

“范云名望过低,岑文本和章惇功劳太小,胡惟庸名声太差……若是递补入阁,安石公不必多说、李善长也可以!”

“当然,张居正也很合适!”

他简单的评价了一下大夏的众多文官,基本上都是某个王朝的丞相。不过高熲很明显对于谢安十分敬重。

认为他进入政务省担任大学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