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训练精兵 儒将练阵(第3/4页)

点将台上,其中一个大将轻声赞叹。

他身上穿的是最为轻薄的轻甲,身形看起来也比较瘦弱,双眸如星,深邃无比,仿佛蕴含着无边的智慧。目光能洞察人心。

他身边手持令旗的大将,同样目似朗星,长相俊朗,气质儒雅。

两人看起来,都像是书生、儒士、而不是能统帅数十万之众的绝世统帅!

说话的人便是号称南梁第一名将的韦睿。

而手持令旗,指挥精兵训练战阵的大将,便是陆逊。

他们训练的,并不是普通的精锐战兵。

而是特殊兵种,兵家法阵!

如谢玄掌握了北府兵的训练之法,北府兵乃是缔造了刘宋的顶尖特殊兵种,能步战,能骑战,能水战,十分的全面。

并且这个兵种的兵员人数也不少,最低八千,最高三万。

三万北府精兵,用得好能抗衡十倍乃至二十倍的敌军。

还有陈庆之所掌握的白袍军,精通步战和骑战,擅长攻坚,兵马数量是七千。陆抗训练的解烦兵,擅长山地、丛林,数量五千……

北府兵、白袍军,这两者和白马骑兵、白耳精兵、从东吴得到的解烦兵,一共五大特殊兵种。

这些特殊兵种,即便用途最狭窄的解烦兵,在战场上都是以一当百的精锐。

不过,在数十万大军野战对阵,以及攻城的时候,这些特殊兵种因为人数的问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数十万大军对阵,军阵连横,军气浩荡,若是没有破绽,即便是最为全面的北府军,也不敢正面硬抗冲击。

大军作战,以后会越来越重视军阵。

武将的个人实力越强,大军对军阵的依赖就越大。

谢玄、陈庆之前去训练特殊兵种。

陆逊和韦睿,则各自拣选五万精锐,在六合附近训练兵家战阵。

他们都是出身世家名门的儒将,不以勇猛著称,之所以能在战场百战百胜,靠的便是自身的指挥、战略,以及大军的战阵。

诸葛瑾、诸葛恪所掌握的八门金锁、陆逊家传的九宫连环大阵,还有孙权家传的风林火山兵家四阵等等。

这些兵家大阵的法门,王景专门设置了藏书阁安置。

只要是立下功劳的大将,都可以进入藏书阁选择一门进行参悟,寻常的兵卒,能按照军功得到兵家修行之法。

大将立下功劳,所得到的好处肯定比寻常士卒更多。

两人各自拣选五万精锐练兵,练兵的地方相邻,所以平时两人相互交流……都是九阶顶尖的统帅,又是同一批投奔王景。

在相互来往中,两人的交情也日渐深厚。

陆逊神色谦和,只是笑了笑。

不久前他去观看韦睿练兵,韦睿手持如意,站在高台随意的指挥,大军阵型如行云流水。

两人练兵的时间相同,但韦睿练兵的速度,军阵成型的速度,比他快了不少。

两人虽然境界相差无几。

但对于兵法军阵的研究,练兵指挥方面,还是有些高低差距的。

很显然。

韦睿此时的练兵速度,还有临阵指挥的能力,还在陆逊之上,若是用数字来显示,韦睿的统御能在九十九往上。

而陆逊的统御力,估计只有九十七。

在历史上,韦睿亲自指挥南梁的数十万大军对阵北魏,把元英和杨大眼杀的大军溃败,只身潜逃,单论能力,能稳稳压制曹景宗、裴邃,以及在后世名声极大的陈庆之。

他是当之无愧的南梁第一名将,刚加入大夏王朝,就成了南梁系当之无愧的领袖。

而陆逊,历史上曾打赢了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但他指挥的兵马数量,最高也就在十万左右。没有指挥数十万大军的经验。

所以他尽管有极大的潜能,却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