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巩固内政(第3/4页)

要是大明降临的时候,没有选择占据金陵,而是在西面的或者东面,或许早就迅速壮大,成为坐镇一方的顶尖霸主了。

有一得,便有一失,只能说,挡住朱标的选择,造成了眼下明军的窘境。

徐达相貌方正,神色刚毅,他面色如常,笑道:“夏军的确占了上风,不过我军也不是弱者,对方想要南下夺取金陵,没有那么容易!”

朱元璋看了徐达一眼。

没有那么容易,也就是说对方还是能攻下金陵,只是要多费一些手脚……徐达的话,也有这个意思。

不过,朱元璋不是死抠字眼的人。

他面色如常,笑道:“咱眼下的实力,的确是不如夏军,不过弱有弱的打法,夏军刚刚攻下东面的大片疆土,又在庐江灭了陈霸先!”

“短时间内,必然要稳定内部,梳理政务,至少一年之内,不会南下!”

“正好,趁这个时间,咱们先把宣城稳定下来,该杀的杀,该放的放,在宣城广布屯田,积蓄粮草以备大战!”

“还有南面的宋军,夏军势大,相信他们也感觉到了威胁,杨士奇,你亲自去杭州一趟,劝说赵昚和咱结盟,若能击败夏军,东吴、刘宋的地盘咱一寸也不要!全给他们!”

杨士奇连忙站出来,拱手道:“臣领命!”

大明的中枢重臣,眼下只有徐达、李文忠可堪一用,杨士奇和张煌言终究不是九阶文臣。在顶尖的文官上面,大明远不如大夏。

李善长、胡惟庸、张居正、汪广洋……这些原来属于大明的顶尖文臣,眼下都成了王景的臣子。

不过,朱元璋知道这点,也没有暴怒和慌张。

不就是没有顶尖的文臣么,他精力充沛,亲自处理各处军务政务,每天只休息三四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全部处理政务。

朱元璋自己,在军中是一个顶尖的战略大师,能统帅数十万大军,在政务上,一个人就顶得上好几个丞相……

没有人才,朱元璋就自己顶住,朱标也能分担一些,然后慢慢的提拔和培养臣子。

反正他是一个权利狂,大明眼下的情况,他乐在其中。

“不久之前,天地大变,九阶地境的枷锁已经破碎,那些地境的名臣大将,也会随之降临,若是宋军能多出几个强者,我军和宋军联手,便有抗衡夏军的能力!”

张煌言心中暗自想着。

南宋虽然有些孱弱,但历史上能以南方一隅之地,抗衡占据了大半个世界的蒙元,顽抗了数十年,良将还是不少的。

当然,如果岳飞能提前出现,成为宋军的主帅最好。

这样的话,以岳飞统帅联盟之军,夏军即便有百万之众,也不足为惧。

至于其他朝代降临的名臣大将前来投奔明军这点。张煌言想都没想。

能加入大明的唯有历史上曾是大明将校,并且下场勉强可以的武将。

如戚继光、俞大遒……

不过张煌言在想到这两个名字的时候,还是有些替大明心虚,因为戚继光、俞大遒都是郁郁而终,多少对大明有些看法。

大明的名将,还有明末时期的李定国、郑成功!这两人,除了郑成功可能会来投奔之外,李定国根本不敢来。

号称南天一柱,大明最后名将的李定国,可是跟着张献忠烧了朱元璋的祖坟。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这件事他绝对会记在心里,早晚会爆发。他可不是曹操那种为了霸业,就能一笑泯恩怨的人。

“唉!希望宋军能答应结盟吧!”

张煌言心中感叹。

……

如朱元璋所言,在登基之后,王景首先要处理的便是刚夺取的地盘。

无论是南面的东吴、刘宋、南齐之地,还是从陈霸先手中夺取的六合、滁州、庐江等地,都极为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