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刘裕(第2/2页)

刘裕眉头微皱,没有立刻给予回复,而是让虞翻先行离开。

虞翻也不意外。

这样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是他一说,对方就能直接答应的,他心中就算再急也没办法,必须要压住心头的急躁,尽可能的保持平静。

“外臣告退!”

虞翻恭敬的后退两步,然后转身离开大殿。

“道和,你以为呢?”

在虞翻离开之后,刘裕的目光一转,落在了殿内左侧跪坐的文士身上。

他在召见虞翻的时候,殿内除了他之外,只有两个人,其中左侧的文士,便是他的谋主刘穆之。

右侧的男子,则是刘裕之前掌握内政权柄的宋文帝刘义隆。

刘宋人才不多。

除了刘穆之这位九阶的王佐之才外,刘裕麾下除了刘牢之几个大将外,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非常的匮乏。

所以刘义隆也不能闲着,必须出来辅佐刘裕处理内政。

好歹也是历史上主政刘宋三十余年的皇帝,刘义隆更是刘裕的儿子,除了领兵作战之外,执掌内政,运转阴阳等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至于刘穆之……

他对刘裕的意义,就像是诸葛亮于刘备,荀彧于曹操。刘裕胆敢北伐亲征,便是有刘穆之在后方替他坐镇。

源世界的历史上,刘裕在攻灭后秦拿下关中后,刘穆之病逝。

刘裕担心江东不稳,不得不留下王镇恶、沈田子等人留守,自己则快马加鞭的返回建康……一统天下的大业,就此夭折。

若是刘穆之不死,或者晚死两年,或许刘裕就能一统天下了。

只可惜,气数如此,人力难以挽回。

此时刘穆之面上露出笑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道:“陛下不是早有决断了么?”

刘裕哈哈一笑。

站起身来,在上首来回走了两步。

“道和知我!朕的确已经有了决断……就如那虞翻所言,淮军若是占据江东,那我朝就夹在朱明和淮军之间……”

朱元璋的能力,刘裕在不久之前可是亲自领教过。

对方的确不愧洪武大帝的称号。无论是内政还是领兵,都是顶尖,刘裕亲自出阵也占不了多少便宜。是一个劲敌。

而淮军更是不用多说,这些天王景的详细信息,刘裕看了好几遍。连连感慨对方英武不凡。

东西北三面都是强敌。

被三面包围,刘宋以后还怎么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