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布局(第2/6页)

姜星火微微一笑,示意二人落座。

他倒是没问“大明与帖木儿孰强”这种问题,而是问道:“你们都读过《十日谈》吗?”

《十日谈》是意大利王国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描绘了佛罗伦萨市民在黑死病流行期间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的风俗和道德观念,这部作品在五十年前就问世了,但以现在东西方贸易断绝的大背景,显然不太可能传到大明来。

而西班牙和意大利中间只隔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十日谈》很早就传到西班牙了,反而是武德充沛的巴伐利亚人不太爱读这些东西。

克拉维约用很惊讶的眼神看向姜星火,随后说道:“当然,这是一部好作品,我认识的所有宫廷成员几乎都看过它。”

姜星火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了几本话本小说。

《水浒传》、《西游记》、《蜀山剑侠传》……

“这是大明现在流行的话本小说,送给你们,感兴趣可以看看。”

克拉维约接了过来,大略翻了翻,只问道:“这么看来,佚名应该是大明的薄伽丘?”

姜星火没好意思说“鄙人所作”,就点了点头。

汉语博大精深,想来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了解“佚名”这位伟大文学家的笔名含义。

“西方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东方也有,甚至更多,可惜如今的世界,正是因为东西方之间沟通困难,所以不仅商品无法往来,文化也难以交流,实在是可惜。”

如果说第一次北征重创了鞑靼部,只是对大明周边的这些瓦剌、鞑靼、兀良哈、朝鲜等势力有影响,那么从整体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大明挫败了帖木儿汗国的远征,意义则更加重大。

因为帖木儿汗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强国,拳打奥斯曼土耳其,脚踢马穆鲁克,牢牢地占据了从中东到中亚的广袤土地,而一个对大明呈敌视状态的帖木儿汗国,必然会阻碍东西方的贸易与交流,因为人家就是中间商。

而如今帖木儿汗国被大明迎头痛击陷入短暂的内乱,对大明的态度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也正是姜星火布局世界的好时机。

工业革命,必然需要地理大发现来倾销工业品。

而大明进行地理大发现的前提是先沟通不畅通的东西方贸易通道,然后再去开荒美洲。

从东向西的航线,沿途有繁多的国家和补给点,比走横跨半个地球的太平洋要稳定的多,能直接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更大。

目前的大明,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南洋的控制,在安南、占城、吕宋、三佛齐等国家获得了优良港口和舰队基地,并且通过联合绞杀肃清了盘踞南洋多年的众多海盗。

因此,满剌加海峡以东的贸易航线,可以说已经在大明的掌控之中了。

这片贸易区的体量,足够大明在未来进行倾销。

可这不意味着大明能够卡着满剌加海峡在海上搞“闭关锁国”。

因为随着整体产能的提升,对外倾销始终是有极限的,抵达极限之后,没办法就能对内倾销,继而摧毁小农经济体系里的家庭手工业了,这是姜星火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要继续对外扩展。

当然了这里有个小插曲,那就是郑和的舰队在出满剌加海峡继续向西前往天竺南部的各邦国时遇到了点小麻烦……卡着满剌加海峡和天竺之间收过路费的锡兰王国不太乐意了。

考虑到再往西就是帖木儿汗国的地盘,帖木儿汗国同样是有舰队存在的,而两国目前又处于敌对状态,所以郑和今年卖完货物就从天竺满载着当地货物返航了,跟习惯了在这里设卡收税的锡兰王国出现了点小摩擦,回来之后把这事跟姜星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