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机器(第2/5页)

在这里,唐音和女工们一样,不需要被旧有的社会规则所束缚,人们赚取多少工酬,全看自己的工作量,而且工场的生活,也是一种崭新的、美好的生活体验。

“谢过国师。”

姜星火点点头,又对众人说道:“你们辛苦了,现在该进工场里休息的就赶紧休息,不要打扰你们的午休,以后有的是时间我们再聚首!”

很多女工依依不舍地道别,然后陆陆续续进了工场区的大门。

随后在唐音的带领下,姜星火与几个外国留学生一道,参观起了工场的内部。

棉纺织车间里,水力纺织机在另一侧黄浦江引水渠的水力带动下不停运转,跟人力脚踏动力不同的是,这种纺织机通过水激转轮连轴带动纺车转动,进行纺织。

而在老朱的政策下,因为嫌弃这玩意费水,影响农人浇田,所以都给烧个七七八八了。

但是还好时间不算很久远,才三十多年,所以在湖广布政使司偏僻的乡村里,锦衣卫还是找到了这玩意。

虽然说“考古式科研”有点羞耻,但不得不承认,华夏古人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这东西改进一下,改成用来适应棉纺织生产以后,推动华夏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都已经绰绰有余了……姜星火前世英国人一开始用的也就这水平。

姜星火目测了一下,这种庞大的纺织机器,长大概有十米左右,高的话有篮球架那么高,放在车间里,就是半个篮球场地,不可谓不庞大。

“这是转锭,用来转动棉纱的,这是加拈,然后这个是水轮,这个是外面引导水轮的传动装置。”唐音一一介绍道。

看着伴随着水流不断转动的两条皮绳,带动着数十条转锭飞动,棉纱随之成型,外国留学生们一时间竟是痴了。

这不是一台水力纺织机,而是无数台巨大的水力纺织机,同时排列在一个车间。

这种无与伦比的视觉震撼,和超出他们想象的生产效率,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震动。

唐音微微一笑,道:“这是我们工场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而且它有很多优势。”

她伸出食指点了点一台纺织机,道:“我们用这些机械制造出来的棉纱,比手工做出来的更轻、更软、也更透气……这些棉纱,在滚出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下面的切割刀人工操纵来切割装箱。”

“你们现在用这个机器的纺织速度是多少?”

“一个时辰大概出小二十斤棉纱。”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棉纱本来就非常轻,而且在工艺上,要求越轻越好,这也就导致了虽然纺织出来很多,速度也很快,但重量却并没有多少,一个时辰小二十斤棉纱,如果不用切割刀的话,怕是能在机器前面堆起一座小山。

“所以一天能纺出来二百斤?”

“差不多,这个机器是改进过好几次的,我们已经将纺纱的线和槽,进行了更换,这些钢制部件的质量要比之前元代的铁制部件质量高许多,我们的工艺,也因此更精湛。”

姜星火点点头,基础材料突破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有了可大规模获取的钢,不仅仅能把机器的部件造的更加坚硬,而且在很多加工精度和耐用程度上,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而听到这个数字,对纺纱稍有了解的雪舞樱不禁感到一阵绝望。

在日本,民间用的最多的纺织机,就是脚踏的一锭或是三锭的纺车。

而一锭的纺车,日本的妇女辛辛苦苦地踩一天,忙乎到头,也就能获得二三斤的纱,这是什么差距?

一百倍!

多么令人绝望啊!

在日本的妇女还在埋头纺织的时候,海洋的另一端,大明已经开始大规模地使用这种高效、廉价的机器,这种怪物一样的机器所生产出来的棉纺织品,不仅结实好看耐用,而且效率比手工高出几十倍上百倍不说,还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