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自己(第4/6页)

之前朝廷一度收紧了这些远程观测工具的生产,现在管理的也比较严格,这种能转头窥探皇宫要地的东西,只能在固定位置上使用,用来观测星空。

实际上,很多学子对于这样一套专业设备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毕竟对于未知的事物好奇心总会让人充满期待,而这个世界虽然是因为科技水平的发展,在天文上已经超越了宋代很多东西,甚至在某些领先的细节方面,连历史上都没有记载,但这不意味着,天文观测跟前代有什么根本性改变。

除此以外,现在每个月都有几天固定开放的日子,基本上有需要的学子都会前往国子监新建的图书馆阅览书籍,或者是借助书籍来完成功课。

毕竟,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只有充实的知识体系才能够保证他能够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国子监有相当一部分监生会参加科举,但这不意味着,国子监培养人才的方式,与科举这条线是一样的。

实际上,科举用的还是四书五经培养人才,用来遴选成为官员,而国子监的培养方式,目前来看更全面一些,也更加制度化一些,有些类似于高等院校,至于大明行政学校,则是纯粹为了培养行政官僚用的。

大明的国子监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学府,可是,如果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纵向对比的话,其规模足够大,但书籍和设备,还差一些,并不能与后世的大学进行媲美。

“看来,想要建成一所举世无双的大学,还任重道远啊!”

姜星火心中暗叹。

他今天依旧戴着围巾,穿着普通的监生服饰,因为属于选修课,所以并没有什么打卡或是点名之类的流程,台上的老师,讲的是新开的《生物》。

可惜姜星火来的有点晚,但看见来人后,守门的人还是笑了笑:“你是来听课的吧,只能站着听了,人有点多,这是刚开的一门课。”

“多谢。”

姜星火拱了拱手,然后就直接进门站在边上,认真倾听。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生物,即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其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

台上国子监的老师,念着教案。

这个版本的《生物》教案,是姜星火编的大纲,孔希路负责补充的。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组成,在细胞之上有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单位,生物的各种结构单位,按照复杂程度和逐级结合的关系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等级,称为结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上表现出的生命活动不仅取决于它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且取决于特定的有序结构,因此在较高层次上可能出现较低的层次所不曾出现的性质和规律。”

听了一小会儿,姜星火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个讲课的老师,不是单纯地念教案,对于生物的认知,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没什么基础性错误,其实这对于一开始的普及教学,就已经足够了。

而之所以今天国子监科学厅这节生物课,如此人满为患,自然是因为孔希路的名人效应了,孔希路拥有着极广泛的知名度,不仅是大明国内,即便是在海外,也有着不少的“粉丝”,许多外国的儒学学者,在学术上,都曾受益于他。

而现在,随着孔希路在《明报》上面,已经署名发表了多篇文章,在这些科学的学科里,生物因为其既有趣又有奥秘,算是继天文之后,最受欢迎的学科了。

而且,随着第二代玻璃显微镜的批量生产,大明的科技水准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关于动植物细胞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