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中场(第4/6页)

杨士奇的神情难掩焦躁,他嘟囔了两句,又左右踱步着。

杨荣和杨溥也意识到了他的焦虑,于是都闭上了嘴,继续认真整理会议记录。

孔庙里,姜星火和孔希路也简单交流完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孔公了。”

孔希路看着荀子的雕像,心情也是有些复杂。

这一步踏出,当然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可孔希路也很清楚,南孔谦让衍圣公的威望,是在逐年衰退的,这种衰退在外人看来微乎其微,可终究是客观存在的。

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倒是没什么,有自己的庇护,南孔的地位依旧稳如泰山。

但靠山山会倒,自己总有死的那一天。

如果家学不振,又没有多少族人子嗣入仕,那么南孔恐怕很快就会开始逐步衰退。

从名满天下的望族,逐渐变成对江南、浙江、江西有影响力的名门,继而衰退成仅在衢州有些势力的本地豪族。

这种漫长的衰退,或许能持续上百年,对于他后面的几代人来说,依旧是家大业大。

或者对于一般的家族,这就足够了。

毕竟,富不过三代。

但孔家是一般的家族吗?这可是延续了数千年的孔家!

对于孔家来说,与国同休,都是工作没做到位。

谁与国同休啊?国没了,我们孔家还得在。

而衍圣公的名头,南孔已经让出去了,也不可能再去山东曲阜要回来……

因此,孔希路作为南孔的家主,迫切地希望,自己能给家族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

对于孔家这种家族来说,钱帛、土地、人口,都是没有意义的;书籍、知识、人脉,有意义但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名望和学术传承。

名望,孔家不缺。

孔家缺的,就是一份完整的、独立的学术传承。

就像是杨敬诚代表的杨氏一样,在关中历经金、元、明三代不倒,如今家族已经靠着关学的学术传承,靠着对关学的权威解释,传承了足足近两百年!

而这份学术传承,这份足以开宗立派的东西,只有姜星火能给他,别人给不了,也不可能给。

孔希路可以肯定,这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像姜星火一样,干出来把完整的学术传承拱手送人这种事。

当孔希路得知张宇初的心学新论,是姜星火所授予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呆滞的。

你当这是去菜市场批发大白菜呢?

学术传承,是多么宝贵的东西,能保一个家族绵延数百年不衰。

而这,在姜星火这里,则成了可以量产的东西。

只要你对我有用,愿意与我合作,那么就可以送你。

正因如此,龙虎山一脉所代表的道门,才会如此对姜星火死心塌地。

孔希路现在已经明白了张宇初的选择。

并且,孔希路很珍惜这个能接受选择的机会。

要是有的选,谁不愿意天降横财呢?

当然了,姜星火也不是搞慈善的,这世界上也没有免费吃的午餐。

就如同交易灵魂的魔鬼一样,拿了姜星火的东西,那总得付出点什么吧。

孔希路所需要付出的,就是他本人和南孔的全部名望。

从此以后,他和他的家族将被牢牢地绑在姜星火的战车上,并且是没法半道跳车的那种。

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孔希路这个终极BOSS,都将摇身一变,披上姜星火的战袍,为姜星火而战。

风刀霜剑,在所不辞。

为此,孔希路之前有所权衡。

但在今日太学之会开到一半后,孔希路下了决心。

——上车!

前途一片光明,现在不上车,再等等说不得位置就更拥挤了,能获得的好处也更少了。

这边孔希路下定决心,反方的辩手们,也大略整理好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