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嬗变(第2/6页)

姚广孝点了点头,随后又问起了离开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姜星火一一与其言明。

南方的变法如今也算是做出了些样子,手工工场区正在稳定生产,对外战争获取海外商品倾销市场也顺利进行,内部之前已经经历了一轮思想冲击,科学虽然还很弱小,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当下的内政重点是财政和货币两大体系,货币方面,以大明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宝钞的币值正在不断抬升,预计会在两到三年内,达到换钞的标准线;财政方面,新的地方补充税制计划正在酝酿,而盐、茶等专营商品税面临着改革,商税则是在等待着210万两的赌约生效,再进行大规模的变革。

财政和货币方面的改革,比之此前变法遭遇的困难,更加波云诡谲了一些。

如果之前的变法,多少都有一些明确的敌人或是群体的话,那么进入到了这个阶段,要对整个国家的财政和货币动刀时,这种指向性的对手却消失了。

不,如果说“消失”可能不太准确,是看不见了。

就像是一艘巨舰,闯过了风高浪急的海域,驶入了无垠的汪洋,这并不意味着危险减少了,相反,表面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再能用物理清除或是什么其他的方式,去通过除掉谁、打倒谁,来达到胜利的目的,只能一点点地根据时刻变动的情况,去调整财政和货币的政策。

而这艘巨舰实在是太大了,一旦稍微偏移,就会引来无数不可预知的后果。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安南的捷报已经传来了。”

今天下午姜星火在外面游湖,所以此时方才知道。

接过了姚广孝递过来的情报,姜星火细细看去,面上神情不变,心底却是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李景隆这次倒是没让人失望。”

“你也不看打的是谁。”袁珙插话道。

“那接下来……”

“先等等。”

姚广孝确认静室内四周无人窥探偷听,压低声音说道:“姜圣且看卦象。”

不同时代,算卦这种经久不衰的迷信活动都有不同的工具,在元明时期,最流行的是杯珓。

杯珓由两片形如耳朵的木片或蚌壳制成,占卜时把杯珓投掷于地,会有两个皆正面、两个皆反面、一正面一反面三种结果,占卜者预先设定三种结果的分别寓意,然后根据结果定吉凶。

老朱当年被逼的走投无路,收到汤和来信,在决定是否参加红巾军造反的时候,就用的这玩意,朱元璋先后用杯珓占卜了逃走、留下两种前途,结果都是大凶之兆,后来又占卜了从军前途,结果为大吉之卦象,朱元璋如释重负,挺身而去,走上了他的王霸之路。

不过作为这个时代的神秘学专家,袁珙用的明显更高级一点,是上古时代传下来的蓍草。

孔子《说卦传》第 一 章有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也就是说蓍本来是一种草,它本身并不知吉凶,之所以说它知吉凶,称其为神物、神明,是因为周文王等圣人对其进行了“幽赞”(加buff)。

经过“幽赞”的蓍草,就具有了灵性,再结合天地之数(即天数1、3、5、7、9,地数2、4、6、8、10),按照筮法得出阴阳并观察阴阳变化,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卦。

蓍草算卦的原理,其实本质上就是算术题,算法很简单,就是“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等几步,所以所以是先有筮后有卦,并非把六十四卦放在那里,拿发生过的事来对号入座,而是通过筮法立卦,以预知未来发生的事。

姜星火看着一堆蓍草,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