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内幕(第2/6页)

上次李景隆、李增枝请今川了俊泡温泉,便是在此地,而如今李景隆尚在安南,此地李增枝自然就成了当仁不让的东道主。

这汤山别墅位于汤山脚下,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又有溪流环绕,刻做流觞曲水,颇具古韵。

只见淼淼池水中,一座八角亭子耸立,亭内一张石桌几张石椅,旁边还摆放着几个精美花瓶,明明是深秋,里面却还插满了各种鲜艳娇媚的鲜花,整个亭子显得异常雅致。

亭外池塘里养着大群锦鲤,时有鱼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浪花来。

亭内则坐着三人,分为宾主之分,其中两位都是中年人,正是吴传甲和他的族弟吴传宗,而另一侧坐在主位的,则是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增枝。

李增枝虽然热衷置办家业,但至少从名义上,他本人是不插手商业的,只是通过间接管理手下专业的管家、掌柜的模式来操办。

“李都督,今天真要多谢您了!”

吴传甲陪着笑脸道:“要不是您的面子,恐怕我这真就是走路无路了。”

“是啊,您的能力,我们这些人真是连项背都望不到。”吴传宗亦是跟着说道。

李增枝素来是和气生财的,笑道:“我哪有什么面子和能力?这不过是我大哥和国师的交情,不过是先父岐阳王留下的家业罢了。”

谦逊是谦逊,可你要把李增枝这话当真,那也就太过天真了,反正吴家兄弟不仅没当真,而且从中听出的,可是满满的自负。

在商言商,什么是商人?商人就是做交易的人;拿什么做交易?拿的就是资源。

而李增枝,就是有顶级资源的人。

当然了,在李增枝这里,吴家有面子,那是因为安陆侯有面子,而如今吴传甲单独求上门来,却不代表淮商吴家也有面子。

李增枝答应做中间人,看中的不是面子,而是里子。

他要实实在在的利益。

李增枝抿了口杯中的美酒,对吴传甲说道:“听说你最近手里粮食生意不错,不知道打算卖给谁呢?”

吴传甲闻言顿时心头咯噔了一声,那还不知道李增枝盯上了黄淮布政使司转运的粮食生意,忙堆着笑脸道:“这……这都是家父留下的基业,小弟哪敢随便转卖呢!”

备倭军和辽东边军的军粮,就是从江南筹集,然后经由常州府、苏州府两个大运河枢纽节点,转运到黄淮布政使司,然后再运到山东乃至北直隶的。

吴家有两项业务,第一个自然就是盐业,第二个则是粮食。

而吴家的盐,只局限于两淮,吴家乃至整个淮商都是坐地户,拿的是盐引,粮食运输和跨境售卖,跟他们不怎么沾边;粮食和相关利益链上的东西,才是能让淮商的影响力超出两淮的根本。

如今,李增枝是要从吴家身上狠狠地割下来一大块肉。

眼下吴传甲有谈条件的余地吗?

没有。

因为别说国师还没来,就算是国师来了,他也不可能跨过李增枝这个中间人,因为李增枝代表的是曹国公府,曹国公是国师的重要盟友,国师不会为了他一个吴家,去跟自己的盟友过不去。

吴传甲认为,对于国师而言,就算吴家不反水,恐怕整顿盐务也只是棘手而已,没有到整治不了的地步,最多是耗费些时间,所以吴家重要,但没有重要到非他不可的地步。

“哈哈哈哈!”

李增枝闻言大笑道:“失之东偶,收之桑榆,可别最后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剩不下。”

“呃……”

吴传甲额头渗出冷汗,讪讪道:“粮食那边,是我们家的二房在做,很多事情我也不清楚,小弟也不是抱着这些不放的人,孰轻孰重还是拎得清的,李都督莫怪……若是李都督允了,我回去问问,便是卖给贵府下面的商号、啊不,公司,也是理所当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