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陷阱(第4/7页)

……

伴随着两人的交谈,楼下第一日拍卖会的最后一幕压台戏也上演了。

女主持人看着手心里被临时替换掉的纸卡,念道:“最后一件拍卖品,十张一万石日本大米期货折扣券,期货价格为200文,折扣为……七折!”

这个折扣念出来的瞬间,让所有人都为之眼热。

这里需要简单解释一下现在明日双方的物价,否则可能会难以理解。

现在是明初,目前1两银子,根据不同地区的比价,大概能兑换1200-1300文左右的铜钱,而一石米(明代一石约等于今184市斤),在大明价格大约是240-250文,也就是约0.2两银子……而米价的这个比例,在姜星火的前世,会随着有明一朝的白银净流入而不断上涨,等到了明末崇祯初年的时候,南京的米价就会变成每石米大约1400文,也就是1两银子左右,通货膨胀可见一斑。

而目前大明的米价是240-250文,日本的期货米价是200文,日本这个出口价格肯定是有的赚,是九成收十成出,日本市面上目前实际米价大概在180文左右。

事实上,哪怕是正常贸易,从日本购买大米运回国内,目前都是有的赚的,更何况直接来了个限量共十万石的七折大米?

140文买回来,240文卖出去。

这简直就是血赚好嘛。

当然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人们还是有顾虑的。

毕竟如今虽然有风声,可是大明和日本还没有建立正式的自由贸易关系,而商人们手里的砍价小刀虽然是买货品附赠的,但也要考虑其本身能兑换的价值。

究竟是先搞两张七折期货大米兑换券,还是用来砍别的东西?这里面就需要仔细衡量了。

毕竟庙堂上的事情谁都说不准,朝廷最后怎么决定,恐怕没人知道,这也就意味着期货大米的兑换券,是有可能兑换不到实物的。

而且日本是岛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从日本运送大米来大明,也是一项有风险的事情,中途说不好就被打劫了。

女主持人又继续介绍起了这些折扣劵:“这十张期货大米折扣券是由日本京都最大的米商,来自博多港的肥富会长所提供的,相信诸位应该听过他的名字,所以,请诸位踊跃参与吧!”

对于大明的商人来说,肥富倒还真不是个无名之辈,他在几年前就代表足利义满,随使团来过南京,当时建文帝对明日贸易没有反对态度,因此肥富与很多大明的商人都有过交易。

所以听到是肥富提供的,现场的气氛倒是稍微热烈了起来,很多人开始迫切希望拥有一张这样的期货大米折扣券。

“博多港?这是哪里?”坐在后面的郇旃,好奇的问旁边刚刚回来的荆州商人道。

“博多港这个地方是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遣新罗使等的出航地,听说镰仓幕府时代为日本与宋人贸易的据点,贸易特别繁荣。”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理所当然地,在这个时代也成为了与大明的走私商的主要贸易地。

所以但凡是沾过与日本私下贸易的大明商人,都对肥富有所耳闻,对其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信誉也比较信任。

听完荆州商人的介绍,郇旃也是暗自咂舌。

他现在才明白这次拍卖会竟然是日本最大的商人之一来举办的,而这么看来,这次拍卖会绝对是近些年最盛大的一次了,毕竟连大明的这么多皇亲国戚都亲自来捧场。

“郇大人打算拍吗?”荆州商人与前排的刘富春交换了一个眼色,见他若有所思,于是问道。

郇旃局促地摆了摆手:“算了,没什么兴趣,再者说,我的身份不适合。”

一石米,净赚100文,一万石,净赚1000000文,这里拍下的一张期货大米折扣券,约合840两银子,是郇旃五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