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拍卖(第2/6页)

“王斌。”

“哎!”

听到呼唤,不远处站岗的王斌挎着刀走了过来:“国师大人。”

“把这个纸条交给诏狱的孔希路,告诉纪纲,包括蒸馏器(汉代就有了明代高度发达)在内,孔希路需要什么就给他提供,这里面要用的高度数白酒管够,找二皇子直接划拨过去,军中用来消毒的那种……然后做这个东西蒸馏的时候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水还没沸腾的时候最容易成功。”

姜星火想了想,又道:“告诉孔希路好好干,争取二十天内搞出来,如果能搞出来,我忙完这段时间的事情就会去诏狱里找他,并且告诉他关于这个世界事物更深层次的秘密。”

看着王斌离去的背影,姜星火摇摇头,重新躺回了床榻上,该布置的都布置下去了,剩下的等结果就好了,他相信自己给出的条件,孔希路是不可能拒绝的。

“我这一生麻烦之事天天都有,管他娘的,先睡午觉再说。”

“咚咚!”

王斌去而复返。

“怎么了?”姜星火起床开门。

王斌挠了挠头道:“门口站岗的士卒说,三皇子殿下落了点东西……喏,这个。”

看着王斌递过来的一袋盐,姜星火的眼眸渐渐亮了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你先去诏狱找孔希路。”

打发走王斌,姜星火又喊道:“姜萱!”

“啊?”

厨房里传来了姜萱的回应。

“那件麒麟服还没洗呢吧?”

“没呢,先做午饭啊。”

“中午不在家里吃了,我穿那件衣服出门。”

……

姜星火是没工夫吃,郇旃却是连饭都吃不下了。

“什么?!”

郇旃刚邀了位刑科的给事中曹润在酒楼吃午饭,便听到了仆人来汇报的消息,一时间面上微微色变。

“怎、怎么了?”

这位给事中一边报仇雪恨般的干饭,用筷子不停地夹贵的、好吃的菜,一边含混地问道。

这便是说,曹润这位言官老兄之所以看起来混的不太好,是有原因的。

所谓科道言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称,“道官”就是之前陈瑛和黄信管的都察院,都察院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如今是十四道,目前定员一百一十八人,主要负责监察地方,顺带监察朝中;而“科官”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系统,老朱弄得,在六部里面设立了对应的六科,每个科不到十个人,一共五十来人,主要负责监察朝中六部,顺带监察其他。

科道言官说是清贵,其实是“光清不贵”,领着极低且没有外快的俸禄,干着最得罪人的活,平素里外地的官员来南京,都是孝敬各个部寺主管自己这一摊的少卿、郎中、主事,谁管你们这些负责骂人的?又骂不到我头上。

但人都要生活嘛,赚钱不磕碜。

所以为了交房租,为了给老婆买嫣脂水粉,为了把欠的债还上,曹润便大胆地出卖了自己手中仅有的权力。

谁给我钱,我就帮他骂人,曹润的生意非常有口碑,今年开年已经干了四票了,上到侍郎下到小吏,钱到位一视同仁。

曹润胆大的原因就在于,科道言官虽然在朝中官职品秩不高,但由于具有“风言闻事”的特权,说错了也不要紧,所以在大明的庙堂斗争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他官员进谏是要负责任的,而科道言官不用……

搞人这种事情,王景当然不方便出面,所以只能郇旃亲自上阵了。

而曹润,是郇旃打听到的,少数愿意出来卖且收钱就办事的科道言官,毕竟刚刚经历了建文-永乐之交的庙堂大清洗,大多数科道言官还是比较有操守,或者说胆子比较小的。

而今天郇旃又是请曹润在高档酒楼吃饭,又是送礼给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帮忙弹劾礼部尚书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