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温茶(第2/9页)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令朱高炽浑身剧烈颤抖,若不是朱棣依旧抓着他,险些栽倒在地。

但朱棣没有多看他一眼。

“老二,你的功劳,朕记得。”

朱高煦的嘴唇蠕动了几下,他想说“谢父皇”,但是喉咙好像堵住了,眼眶里似乎要流淌出一股酸涩的液体,但又被他硬生生憋了回去。

但朱高煦心里很清楚,对于自己成为太子,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阻碍,那就是朱瞻基。

在朱棣的心目中,朱瞻基是绝不可替代的存在。

这种地位,就像是朱元璋对待朱允炆一般。

他比任何人都重视这个嫡长孙。

朱棣看向了朱高炽:“你们兄弟俩一直斗,朕知道。可朕一直希望,你们兄友弟恭,不分彼此,朕也希望看到你们兄弟和睦相处……眼下看来,是不可能的了,就算是你们装,都给朕装不出个样子来。”

“老大,你是嫡长子,按理说将来必须担负起振兴大明的重任。”朱棣说道,“可你今天的表现,让朕很失望。”

“儿臣惶恐……”朱高炽挣扎着要跪下。

“朕没怨你。”

朱棣拉着他:“朕只是不想看着大明亡了,更不愿意看到大明亡在你们的手上,朕希望你们兄弟能齐心协力、守护大明,维系大明江山……若是做不到,也该选个真正有能力的人继承朕的皇位。”

“父皇,儿臣……”

朱高炽顿了顿,咬牙说道:“儿臣一直不明白。”

朱高炽没有继续说下去,可他的一句“不明白”,早已道尽了千言万语。

他说完之后,目光坚定,毫不畏惧地迎上了朱棣冰冷的目光,虽然脸色苍白,站却在原地没动。

“不明白什么?不明白明明你是嫡长子,为什么朕要给老二机会?”

朱棣冷冰冰地反问道。

他抬手,指着朱元璋的画像。

“原因很简单,你爷爷错了,朕不希望跟他犯一样的错误。”

“若是二十年后,你走在了朕的前面,瞻基以皇太孙身份继承皇位,是不是还要来一次靖难之役?”

“还是说,瞻基要像朱允炆一样,杀了他的所有叔叔,杀了朕的亲儿子们?!”

但在这个问题上,朱高炽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

他是燕王世子,他就该当储君,当太子!

这时候一旦有任何退缩,那他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朱高炽显然已经不顾一切了,他看着父皇问道。

“咱们燕王府这一脉的天下是抢来的,以后每一代君王,也要靠刀枪决胜负?”

“靖难之役,二弟在战场上有大功劳,可我便在北平守城、后方足兵足食,没有立下大功劳吗?”

“哈……”

朱高炽惨笑起来。

“父皇,儿臣不服!”

这是父子两人,第一次公开、正面、毫不退让的冲突。

朱棣有他亲身经历的不忍言之缘由,朱高炽也有他的委屈。

一时间,奉天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今日国师做个见证。”

见朱棣说到自己,姜星火也从锦墩上站了起来。

“不管是以后谁当储君,谁当皇帝。”

朱棣这话说得很有意思,当储君的,不一定能当皇帝,这里面暗示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朱高煦的心跳忽然加速了许多,他隐约猜到了一丝迹象。

但他经过姜星火的教导,已经不再是彻头彻尾的莽夫,他不动声色地思索了片刻,仍然保持了平静。

朱棣顿了顿,又道:“至于朕的另外两个儿子,他们既然是朕的骨肉血脉,若是真有万一,便放去海外封藩,不要再回来了。”

“你们兄弟三个都要记住,靖难之役,不能再来一次了!”

“父皇圣明,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高燧似是放下了什么,重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