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徐家(第3/6页)

徐皇后点头说道,却只是把碗放在身前的桌子上。

“大妹今日回府省亲,不知为何事?”坐下后,徐辉祖率先询问道。

徐皇后笑吟吟道:“听闻最近发生不少事,不过大哥也不要太放在心上。”

徐辉祖苦涩地笑了笑,道:“是大哥的不是,靖难惹怒了陛下,才导致徐家如今的局面,幸得大妹庇护。”

徐皇后点了点头,目光扫视在场众人,徐辉祖马上要被调到北边去,庶出的徐膺绪既不是该挑大梁的也没有这个能力的,小妹徐妙锦……徐皇后微微摇了摇头,徐妙锦虽然颇有才学,但到底是个姑娘家,遇到麻烦也没办法解决。

“看来还是要提点提点大哥。”徐皇后心中暗道。

念及至此,徐皇后问道:“变法的事情,大哥是怎么看的?”

徐辉祖摇了摇头,他与姜星火没交集,自然更谈不上了解,只是姜星火所提出的变法,他出于魏国公府掌舵人的固有谨慎,是绝对不会轻易表态赞成的。

徐皇后也不好说太多,只能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曹国公下个月就要从日本归国了,曹国公是国师的旧友,对变法的态度,一向是支持的……洪武开国勋贵,多以魏、曹两家马首是瞻,若是到了彼时,有些事情就晚了。”

徐辉祖近乎犹豫的谨慎,在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是不清楚,大妹是带着皇帝的意思来的,可骨子里遵守秩序的本能,让他还是下不定决心,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变法。

更何况,眼下庙堂里反对变法的声音是如此汹涌,而变法派明显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

这种情况,并非是获取勋贵武臣的支持,就能够得到扭转的。

毕竟变法涉及到的,大多都是行政事务,而很少涉及军事。

见徐辉祖这副模样,徐皇后心头也叹了口气,不过也并未因这件事为难徐辉祖必须表态,毕竟徐辉祖也有他的考量……而徐家跟以前比是已经落魄了,但还有徐皇后这个后盾,就算有人不满意,也不会把矛头直接指向徐家。

徐皇后继续说道:“咱们只要守住了根基,总能够慢慢恢复起来。”

说着,她将目光移到了徐膺绪的身上:“二弟在中军都督府作佥事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宫与陛下说了,这次评定将阶,于情于理你是该评上的。”

“大姐谬赞了,只是尽忠职守罢了。”徐膺绪谦虚地说道。

“好了。”徐皇后顿了顿,说道:“本宫今日来是想告诉诸位一个消息。”

说着,徐皇后的脸上绽开了一抹微笑:“四弟(徐增寿)追赠的事情陛下亲口定下来了,赠钦承父业推诚守正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进爵为定国公,子孙世袭,谥号‘忠愍’……等圣旨下来,景昌就袭爵成为定国公了。”

徐家众人听了这番话,无疑是欣喜万分的,尤其是徐辉祖。

虽然随着靖难之役的结束,徐家已经失去了往日在军中的地位,但如果能拥有“一门双国公”的待遇,那么徐家的影响力,不说迅速恢复到往日的鼎盛时期,起码在徐辉祖北上后,也不至于沦落到太难堪的地步,至于家族内部各房地位,暂时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徐景昌是徐家第三代,又是四房的长子,第二代长房的徐辉祖还在呢。

其他人眼里同样闪烁着激动兴奋的泪花,徐家的落寞,如今总算看到振兴希望。

“那景昌会进五军都督府,或者去外面领军吗?”徐妙锦忽然问道。

“景昌另有任用。”

徐皇后倒也不瞒着家人,直接说道:“国师在江南变法的事情做的很成功,棉纺织业只是第一个行业,后续钢铁、煤炭,还有什么袁、张二位真人弄的‘化工’,反正要弄很多行业,这些新东西都是跟以往极不同的,这些事情民间的商人不能主导,还是跟下西洋一样,要以皇室、宗室、勋贵的钱来做,景昌不仅是国师的学生,也是勋贵圈子的人,更是陛下的侄子,来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