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张辅(第4/5页)

不过很快,姜星火接着说了几句:“但是将阶之间的评判标准不能单纯地以爵位来衡量,必须要综合考虑双方的具体功绩,毕竟在军中,战功才是衡量地位高低的根本依据……”

“咳咳……”一名坐在角落的年轻勋贵忍不住轻咳了两声。

众人循着他的声音望去,却见那人正是信安伯张辅。

他爹张玉作为跟朱能、丘福齐名的燕军三巨头,地位自然毋庸置疑,可惜已经战死,所以资历尚浅的张辅虽然很得这些叔伯们的关照,但终究是资历太浅,如今在五军都督府也就是个吊车尾的陪衬,今日甚至从开始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

姜星火终于注意到了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年轻人。

哦不对,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两个年轻人,一个信安伯张辅,一个新宁伯谭忠(燕军大将谭渊之子),都是沾了战死父辈的光才有资格在这般年纪进五军都督府。

谭忠用手怼了怼张辅,但对方还是站了起来。

“这位是?”

“在下信安伯张辅。”

姜星火看着这位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青年将军,稍稍有些诧异。

竟然是三征安南的张辅!

这是未来下一代明军挑大梁的存在,倒是值得自己重视几分。

张辅自然不知道姜星火心中所想,拱了拱手,提问道:“在下有自知之明,若是按国师的将阶制度,那么在下年纪轻,军功跟诸位将军比定然不足,也只能靠着伯爵,评定到一星少将……但敢问国师,怎么才能从做到从一星少将,晋升到五星上将呢?”

“五星上将,需对国朝有旁人不可比拟之功,譬如开国时的徐、常,又譬如当今的朱、邱,亦或是张玉将军那般,便是国公,也不见得一定能评上。”

嗯,姜星火有一句话没说,其实若论“不可比拟之功”,前后送了110万大军给朱棣的李景隆大将军,才是真正的靖难第一功臣,评个五星上将绝对不过分。

张辅本来还想说什么,但新宁伯谭忠一直在拽他的袖子,方才拱了拱手,坐了回去。

然而,张辅虽然面色平静的很,心中却已升起了一丝野心。

他绝不愿意活在父辈的阴影下,靠着父辈的功劳过日子,终有一天,他要证明自己,他要成为大明的五星上将!

将军们陆续又问了一些问题,姜星火一一予以解答。

“不知道国师还有什么新产业打算建立?”

“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少……过几日,《邸报》上会有相关刊登,还请诸位留意。”

如此种种,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诱惑下,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对姜星火态度终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国师尽管放心,让安南同意自由贸易一事,我等必当尽力而为。”

“对,我愿意支持国师的将阶制度!”

……

见状,姜星火嘴角扬起了一抹淡淡的弧度,不过,他的内心却是毫无波动。

这帮军头,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没关系,今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随即,姜星火又接连说了许多冠冕堂皇的废话,总算是把大家的热情给降下去了。

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是用刀子“欢迎”姜星火的,却是用全体出动的方式恭送,甚至连之前态度最恶劣的靖安侯,都变了一张脸似地。

朱能虽然表现没有那么明显,但也起身送到了门口。

对于朱能来说,今日姜星火的表现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对于上次谈话时未曾讲完的“战争是庙堂的延续”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令他颇受启发……毕竟他这个地位,已经不单单是纯粹的勋贵武臣了,更是大明帝国的最高层之一。

了解了新型战争的逻辑,了解了究竟为何而战,朱能对关于京营军改、征安南等事情,也有了自己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