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对策(第2/6页)

通过以工代赈兴修水利设施,虽然能让粮食产量稳定下来,乃至有所提高,可是工业变革,又必然会产生类似于“羊叱人”的运动,为了更大范围地种植棉花,挤占耕地让农人进入手工工场做工,乃至促进城池化率的提高,是必然发生的社会现象。

这种情况下,难免民众对于朝廷的反感和不信任便会达到顶峰,甚至连皇权和军队的威慑都会大幅度减弱,届时,整个江南都有可能再次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

所以,姜星火从脑子里过了一遍,思虑片刻,确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第一点,自然是把自己的好员工们拯救下来。

第二点,则是在未来严格控制好工业变革的进程,保护百姓的利益。

而当下最重要的,自然是第一点。

可纠结的地方就在于,不打百姓可以,可是白莲教叛军,趁机以百姓为前驱,冲垮了明军的阵型,万一真的导致明军战败了,这可怎么办?

没人负担得起这个责任,而且是有很大可能出现的责任。

这样的结果和责任是谁都承担不起的,即便是姜星火恐怕也不行……朝野间对他的反对从未停歇过,多少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等他自己出错然后泼脏水呢。

看着半晌未开口的姜星火,作为开山大弟子,朱高煦当然明白师父的顾虑。

朱高煦微微皱眉道:“师父,如果叛军真如此谋划,您想要解救百姓,咱们不妨趁夜袭营……”

话刚说完,朱高煦就立刻停住了,因为聪明了许多的他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果不其然,成国公朱能冷笑了声道:“夜袭?亏你想得出来。”

“本国公来的时候,大约知道了战场周围的情况,白莲教叛军背太湖结营,水寨、陆寨俱全,俨然是有些章法的,而且把很多百姓放在了中间,外面是非嫡系的各路绿林势力,内里才是白莲教嫡系部队。”

好歹是勇冠三军的二皇子朱高煦,朱能还是维持了几分尊重,只是进一步解释道。

“若是夜袭,最多能引起骚乱营啸,可这就意味着,没有伤到根本的白莲教嫡系部队会受到惊扰,进而放弃决战的计划,利用囤积的大量船只进行转移,一旦他们不再顾忌其他收拢的杂牌势力,那么战火很容易扩散到太湖沿岸的其他县城,这对于彻底清剿叛军是极为不利的。”

副将朱高煦吃了瘪,陈瑄此时作为指挥全军的主将,也不能不说话。

陈瑄有些和稀泥地说道:“如果不夜袭,明日白莲教叛军驱赶百姓做挡箭牌,伤亡肯定是必然的;但若是按照二皇子殿下的建议,倒是能解救大部分的百姓……夜袭哪怕引起了营啸踩踏,造成的伤亡也肯定是比临阵让百姓面对枪林弹雨要小的。”

旁边的柳升有些哑然,本来想说什么,但是此时不敢多说话了……确实,现在面临的是无解的难题,而且这种难题,从古至今,就没人找到过有效的应对方法。

驱民填壑。

守军从来都是直接视作敌人进行攻击的。

除此之外,还真找不到别的好办法了。

为将者不能手软,否则会累死三军,这是多少鲜血总结出来的铁律。

所有人表态或沉默后,看向了姜星火。

这时朱能环顾了一圈众将,淡淡地问道:“你们还有谁认为,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群武将低垂了头颅……

哪还有什么好办法?

更何况,眼前可是大明军界的中流砥柱,他的暗示,别人敢质疑吗?

朱能这个国公,可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靖难之役,朱能跟着朱棣打满全场,那都是杀敌无数、浴血奋战出来的功勋。

如此猛人来到军中巡视,武将们能指挥好部队正常打仗不被朱能挑出错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怎么还会上赶着往朱能的锋芒上面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