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弑神(第2/6页)

“这位名为姜星火的国师,不仅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还是一位汉学宗师?”

看了信件后,今川了俊颇有些悠然神往地说道:“恨不能当面见见这位国师的绝世风采。”

“有机会的。”

李景隆搂着身旁迈着小步亦步亦趋跟上来的粉色和服艺伎笑道:“下个月我便要回国了,今川君过去南北朝对峙的时候,就常年负责日本对朝鲜、琉球和我大明的外交事务,如今何妨随我们使团回大明,亲眼长长见识?顺便,还能觐见一下我大明的大皇帝陛下。”

在日本被称为“绝世の军神”的燕王朱棣,今川了俊当然想见见,而且除此之外,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今川了俊颇为心动,屏退了两侧的艺伎和武士后,低声问道:“那大将军许诺我的事情?”

李景隆牢牢地握住了对方满是老茧和刀伤的手,诚恳以对:“大明不会亏待每一位朋友!”

今川了俊释怀地松了口气,说道。

“我会与鹿苑院主人禀报,其人老矣,比之过去,对我的警惕倒是小了不少,或许能够应允。另外,泰子内亲王或许也会同去。”

李景隆闻言,眸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已经听说了安南的事情,就跟安南皇孙陈天平一样,如果大明手里握着一个日本天皇宝座的法理继承人,这可是发动战争的最好借口。

“那这位国师大人现在正在做什么?”今川了俊忽然问道。

……

国师大人正在头疼。

方才与叶宗行的言语交锋,孙坤很快便败下阵来,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四个字,因地制宜。

工部都水清吏司河防科对于如何建设堤坝,如何控制泄洪方向,当然是有经验的。

但这种经验,却大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种,是历代工部官员总结出来的,一套相对通用的办法。

可正如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不同的水土条件,也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必然是有所差异的。

叶宗行的优势就在于他既懂水利,又深谙江南各条河流,乃至某个具体回弯的水文和土壤条件。

所以,针对江南土质松软,以及浦底多淤泥暗坑堆积的情况,叶宗行提出了好几条完善河堤建设的意见,而且相当地中肯。

在场又不是没有懂水利的人,宋侍郎就在旁边看着呢,孙坤自然也不敢梗着脖子说人家说的是错的,便只能记录了叶宗行的意见。

“但唯有一事,在下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些寝食难安。”

叶宗行沉默片刻,阐述道:“在下始终觉得,用火药来炸堰塞湖,这是水利史上头一遭的事情……炸塌陷的方位和火药量怎么控制?堰塞湖的结构如此复杂而又脆弱,一有不慎,纵使有两岸堤坝,可两岸堤坝高度毕竟有限,若是洪水量太大,直接冲垮了堤坝,那便是不忍言之事了……即便是国师,恐怕也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吧?”

“放肆!”黄子威忍不住半是佯怒,半是保护地呵斥道。

“让他说。”姜星火制止了黄知府。

叶宗行诚恳道:“一开始听说了火药炸湖,在下心里确实激动无比,可这几日过来,委实是害怕,连梦里都能梦到,阖城百姓被大水冲走……国师想救被白莲教叛军裹挟的百姓不假,可这也是十万余条人命啊!”

“我知道你的意思。”

姜星火看着这黑瘦的秀才,说道:“你便是觉得,火药炸堰塞湖的湖堤,始终是不保险的,就连县城的人,也不见得安全。”

“是!”叶宗行用力地点了点头。

随着叶宗行的点头,就连周围的工部的官吏和匠人,也都不自觉地看向了这里。

——他们也在等一个答案。

不是没人在心底质疑国师此举的可行性,只是国师祈雨之后,威望日隆,加上在常州府杀了个人头滚滚,所以大家也就跟着闷头干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