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尚方(第2/3页)

看着手中的宝刀,朱高煦有些恋恋不舍地交给了父皇。

这把刀,就是那次姜星火阴差阳错被动越狱后,朱棣前来诏狱时见朱高煦配的那把刀。

酒酣耳热的武夫们自觉地停了下来,纷纷看向永乐帝。

“锵~”

朱棣拔出了这把暗金色的长刀,上面布满了微小的划痕,显然是上过战场的,并不是什么观赏品。

“朕曾答应过国师,赐其尚方宝剑。”

朱棣沉声道:“不过想来寻常宝剑并无特殊含义,今日国师以一人之力,平息了数千监生闹出的乱子,朕便将此刀赐予国师。”

在谨身殿的宫灯下,暗金色的长刀闪烁着摄人的寒芒。

不乏有见识的洪武勋贵,认出了这把刀的来历。

“这是徐达大将军的佩刀!”

“听说是由名匠,以万年陨铁锻造出来的,吹毛断发,锋锐无匹!”

……

朱棣收刀回鞘,将其放在了姜星火的身前。

“国师持此刀,主持变法维新,若无法请示,四品之下官吏,皆可先斩后奏!”

此言一出,勋贵们不由地有些心头震撼。

尚方宝剑也好,尚方宝刀也罢,都是老说法,据《前汉书朱云传》载,朱云上书皇帝就曾说‘愿赐臣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在明代,刘伯温也曾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赃,作为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持此剑如皇帝亲临,有先斩后奏之特权,当然先斩后奏也必须按法行事,不能胡来。

但在此之前,斩杀的线,可从来没到过四品这么高!

须知道,一品和从一品便是三公三孤这一级别,基本不是常设的。

二品和从二品便是尚书、都指挥使、布政使等等,基本都是中枢六部或者地方三司的一把手。

三品和从三品,则是侍郎和寺卿们……四品和从四品,是少卿和地方三司的二把手。

换句话说,姜星火拿着这把刀,拥有名义上斩杀除了中枢六部九卿、地方三司的一二手这种高官以外,几乎所有文官的权力!

这种权力,简直称得上有明以来未曾有也!

不过能让这些武臣勋贵们安心的是,由于老朱比较照拂,开国定的规矩,公侯伯和驸马都尉都是超品,尚方宝刀砍不到他们的脑袋上。

所以,他们在最初的震撼后,反而幸灾乐祸了起来。

毕竟不管是立场不支持也不反对变法的靖难勋贵,还是现在立场普遍有些倾向于变法的洪武开国勋贵的二三代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文官。

姜星火看着眼前的尚方宝刀,知道这其实是朱棣对于今夜他顺利处置国子监监生闹事的一种奖励,也是当着这么多勋贵武臣的面,对变法某种信任、支持的宣示。

所以姜星火也不再矫情,双手接过尚方宝刀。

“谢陛下!”

把尚方宝刀交予姜星火后,朱棣却没有回到他的龙椅上,反而继续宣布道。

“朕有意恢复宋代武学制度,成立大明皇家军官学校。”

众勋贵们精神一振,重头戏来了。

这是跟他们这些武臣直接利益相关的事情,就跟科举取士是天子门生一样,稍有敏感度的人都能想到,如果永乐帝建立这个所谓的“大明皇家军官学校”,那么这个军校里培养出的军官,会不会是传的沸沸扬扬的“三大营军改方案”里的中坚力量?

这可就不止之前站错队的洪武开国勋贵们想重新上车了,就连靖难勋贵们,对于这种涉及到军权分配的事情,也眼热的很。

“军官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淇国公丘福,统筹军校筹备建设的事务。”

这个人选,并没有太过出乎众勋贵们的意料,毕竟丘福的年纪和资历都摆在这,在这种要害职位上,永乐帝又必然要用自己人,靖难勋贵里现在就三个在世的国公,偏向文臣的荣国公姚广孝还要主持变法维新,武臣中淇国公丘福本就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