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怒(第2/3页)

他冷笑一声:“等把这些不长眼的东西消灭殆尽,咱们再慢慢谈事!”

众武臣连忙躬身称是。

这才是朱棣一贯的反应,朱棣是从不害怕血流成河的,也不害怕别人指指点点。

更何况,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国子监监生,碰见了出动整齐的忠义卫,能招架几个呼吸都很难说。

魏国公徐辉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无奈地低下了头。

徐辉祖看得出来,朱棣今天本来兴致极高,但正是因为心情好,所以被破坏的时候,才会更加烦躁。

事实上,在缺乏某些敏感性的朱棣眼里,这件事真的不太重要。

敢来闹事,打杀回去便是了。

朱棣之所以如此气愤,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精心准备的晚宴,用以拉拢勋贵武臣们的仪式,被这件突如其来的事件破坏掉了。

就在这时,又有宦官来报。

“陛下,荣国公和二皇子求见。”

听到姚广孝前来,徐辉祖方才松了口气,若是有姚广孝的阻止,想来就不会酿成惨剧了。

徐辉祖再看看周围的靖难勋贵,便晓得,很多人也是跟朱棣一样的思维,他们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打滚太久了,视死亡、杀戮如喝水吃饭一般简单,漠视自己的性命,也漠视别人的性命。

莫说是几千国子监监生,就是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士卒的大战,靖难四年都不知道打过了多少场。

这也是朱棣之前作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残暴举动的根源,说是战争后遗症也不为过。

但他们没意识到,现在不是靖难的战争年岁了。

对文人动刀,是会引起民间舆论大范围反弹的。

“荣国公,你觉得此事该如何解决?”

看着姚广孝,朱棣蹙眉问道,他不希望对方当众驳斥他的意见。

“出兵没问题,臣也是来请求调兵的。”

姚广孝躬身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以忠义卫出动,但应以橹盾围堵为主,不易真动刀兵,毕竟事发突然,定有很多监生是被蒙蔽鼓动的。”

“嗯,荣国公说的也不无道理。”

朱棣微微颔首,也晓得刚才有些杀心过重了,他又看向其他人,询问道:“诸位认为呢?”

丘福等人齐齐拱手道:“臣附议。”

晚宴到了这个地步,也是开不下去了,诸位武臣勋贵此时也不好回府,他们府里各个都是豢养着家生子组成的家丁家将的,这些人在五军都督府报备过,战时要充当勋贵们的亲兵,被合法允许拥有战马、甲胄、长兵器,夜里的乱子,自家护卫自家的安危不成问题。

而皇帝自然也不会放任他们回去,免得有人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趁夜惹出更多乱子。

“老二,去通知你母后一声,让她安心继续宴饮。”

朱棣想了想对一直没说话的朱高煦吩咐道,又问:“国师呢?怎么没随你们一起来?”

姚广孝似若无觉地答道:“跟礼部右侍郎宋礼宋大人在谈话。”

朱棣闻言一滞。

不过此事朱棣倒也不觉得关姜星火什么事,毕竟这是涉及到军事行动的问题。

而军权,是朱棣最为关心的问题,他绝不可能允许姜星火直接插手。

谨身殿里自然是不允许披甲带刀的,此事一众勋贵们无事可做,倒也不慌,镇压这点小乱子,随便派谁去都行。

然而就在这时,姜星火和宋礼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稍微了解了一下皇帝的决断,姜星火坚决道。

“陛下,不可调兵!”

随后,姜星火把自己的一番推断,跟朱棣陈述了一下。

“变法本就阻力重重,而这群国子监监生想要压下去,不过是陛下翻手之事,随时都可以,眼下重要的是不能激化矛盾。”

朱棣蹙眉道:“国师未免有些妇人之仁,此时不动刀兵,这些监生满城乱窜起来,惹来更大的动乱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