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您当国师吧(第2/4页)

“新式的军队,也就是装备了胸甲、火铳、刺刀的步兵,朕打算在南直隶,先组建一支试验性的部队,来进行验证。”

朱棣沉吟道:“不知姜先生,可否愿意为这支部队,提供一些指导?”

刚才姜星火不说话装高手,给了朱棣一个错误的信号。

那就是姜星火依旧是无所不知的。

那么,姜星火想来对于新式军队的建设,也一定是有一些心得的吧?

如果能有姜星火给予指导,想来新式部队的建设,会变得顺利很多。

当然,对于军权这种命根子级别的重要事情,朱棣还是看的很紧的,他依旧对姜星火有所防备,只是让姜星火指导,而非直接管理这支新式军队。

然而姜星火的回答,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陛下打算组建新式军队,干脆拿税卒卫好了,毕竟,新式军队里火铳兵倒还好说,但火炮兵,对士兵的文化水平,还是有一点要求的,能够识字算数,才能大概弄得懂火炮的使用方法。”

朱棣点点头,哪支军队都一样,用未来要组建的税卒卫,一个部队干两件事,自无不可。

“而如果陛下想要让姜某提供指导,姜某觉得,基层士兵的训练以及军队的管理,姜某不见得做的会比经历了四年靖难血战的优秀军官们好,但姜某却在另一件事情上,能做到更好的效果。”

“姜先生指的是?”朱棣似乎有所猜度。

“陛下不妨建立一所小型的军官学校,专门用于培养税卒卫这个新式军队所需的军官,这一点上姜某倒是可以给予一些指导。”

姜星火说道:“新式军队的火铳战术,需要以军官和士官作为高标准的指挥核心,嗯,士官也就是士兵的官员,类似于什长伍长这种职位……而如何培训负责执行军官命令和管理士兵的士官,陛下想来是有经验的。”

“但如何教育合格的新式军官,使用工业时代的理念去管理军队和后勤,进行战役谋划,想来并没有人会有这种经验。”

朱棣点了点头,姜星火确实很适合教书育人这项工作。

如果建立一所小型的军官学校,把顽劣的勋贵子弟塞进去几个,让姜星火好好教育一番,哪怕税卒卫这个新式军队的组建和训练的进展不顺利,也算是培养大明下一代了。

朱棣叹了口气,道:“其实朕想请姜先生指导的事情,非止是新式军队这一件事。”

“变法革新,千头万绪,事事都需要姜先生给予指导。”

“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姜星火心头一动,大约明白了朱棣的意思,便是之前所透露的,拜为国师一事了。

姜星火开口说道:“陛下,姜某对世俗所追求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并没有任何欲念。”

朱棣的目光看向姜星火,变得郑重了许多。

“朕有意用姜先生之法,革新大明,总该是要给姜先生一个名位的。”

“姜先生,朕欲效仿周文王拜姜子牙为太师故事,设立国师一职,位在百官之上,皇城骑马、入殿不拜、赐尚方剑,参赞革新诸事。”

百官之上!

皇城骑马!

入殿不拜!

赐尚方剑!

朱棣给出的条件,从名位到面子,从权力到实惠,几乎都达到了皇帝能给予人臣的顶峰。

再往上,可就是权臣专属的禅让套餐了。

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不下血本。

姜星火很清楚,朱棣是真心实意地求自己当国师。

在某个刹那,姜星火承认,他心动了。

至高无上的名位,简直是唾手可得。

只需要他点点头。

他就能成为一人之下的大明国师!

但最终,在朱棣期盼的目光中,姜星火还是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