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第2/3页)

所以杨士奇的谋划,也只是竭力帮助大皇子朱高炽争得储君之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皇帝和大皇子没有明说,一桩桩、一件件重要的决策出台,杨士奇也清楚,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他能掌控的局面。

即便是本就凶险万分的储君之争,闹到现在,恐怕也会变得更加令人无所适从。

杨士奇可是听说,皇帝有意设立南北直隶,让大皇子与二皇子分别坐镇南北两京,这不单单是基于比较两位皇子能力来立储的考虑,其中有一方面是为征漠北做各种前提准备,也有一方面是怕皇帝一旦离开南京北返,刚刚平静下来的南方会生乱。

而姜星火的谋划和他所在的位置,无疑会对时局产生巨大的干扰。

手里没牌,位卑言轻的杨士奇,此时也只能选择因势导利了。

“不过,姜星火的出狱,以及要推行的种种变法,对于大皇子来说,倒也不是没有利处……若真是以治理南北直隶的更化变法政绩来决定储君之位,那么大皇子不仅在北直隶拥有近乎全面控制的文官系统,在南直隶也同样收拢了大量肯向他靠拢的官员,论文不论武,大皇子是占优势的。”杨士奇心中想道。

随即,杨士奇看了一眼富态地团坐在椅子里的朱高炽。

这位大皇子,可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呢……

有气度,能隐忍,默默积蓄力量,不见得比飞扬跋扈的二皇子朱高煦胜算低。

毕竟,永乐帝能靠武夫马上打天下,又有几个武夫能下马治天下呢?

说白了,只要不继续打大规模全面战争,文官地位的相对上升和勋贵武臣地位的相对下降,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十几年或许不行,可若是二十几年、三十几年?

大皇子如今刚刚二十岁出头罢了,等得起。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皇子无疑将在事实上,控制整个大明的文官系统。

到了那时候,固然大皇子会成为文官系统的利益代言人,反过来被文官系统所绑架。

但这也意味着,大皇子将会拥有顷刻间指挥整个帝国行政的力量,或者说,毫无阻碍统治帝国的能力。

就在杨士奇沉思之际,却忽有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所以说道衍大师的《变法八策疏》里的这些内容,都是姜先生所提的?”

吏部尚书蹇义向道衍问道。

毕竟对于蹇义来说,他去诏狱中听过的课是有限的,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涉及到皇权下乡的那节税制更化课,除此之外,很多课他并没有听过。

“不错,正是如此。”

道衍枯瘦的手指,依然转动着念珠,只是微微停顿了一下,说道。

“姜先生是不是谪仙人,老臣不予评说,但姜先生的能力,以及能说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所代表的人品,老臣是敬佩万分的。”

“说来惭愧。”蹇义自嘲笑道,“随陛下听了一次姜先生讲道,老臣真是感觉受益良多,内心良知更是深受触动。”

听到这里,刑部尚书郑赐不由地心头泛起了嫉妒。

明明是我先舔的!

凭什么陛下不带我去听谪仙人讲道?

就因为蹇义是天官,是六部尚书之首?

这不公平!

然而,接下来几位同僚的反应,更是让郑赐傻了眼。

夏原吉颔首道:“确实如此,听姜师一席话,远胜读十年圣贤书矣。”

忠诚伯茹瑺亦是跟着说道:“有姜先生指点大明,实乃大明之幸也……皇权下乡,千年难题,如今一招破解,其他更化变法措施臣有异议,但对于此法,臣绝对支持!”

郑赐绝望地望着几位同僚。

都背着我跟陛下去听谪仙人讲道,还不带我?甚至连半点风声都不透露出来,把我瞒的好苦!你们这些糟老头子坏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