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因为一个人,所以臣支持(第2/3页)

黄福只是继续说道:“文景之治,讲究君王无为而治天下,便是因为朝廷很难控制各地的底层官吏该如何治理,甚至完全做不到考核……因此,朝廷越想做些什么,就越容易出错,越会导致百姓的日子变得更苦,所以虽然文景之治的时候地方豪强做大,可百姓的日子,总归是渐渐地稍好起来的。”

说白了,黄福的治政理念就是四个字。

——“别瞎折腾”。

这却无疑是不符合朱棣的脾性的,但朱棣也没有怪罪他,毕竟每位尚书在这种讨论重要国策的场合下,都有发言的权力,皇帝也搞不了一言堂。

五位尚书已经发言,三个反对,一个支持,一个中立。

朱棣看向了最后一位没有发言的尚书,户部尚书夏原吉。

“夏尚书怎么看?”

“臣反对,但支持。”

夏原吉的回答,让众人一阵恍惚。

夏尚书这是嘴瓢了还是脑袋糊涂了?

“臣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蹇尚书说的话有道理,不扶持新的得利阶层,确实无法变法。”

“还是以王安石变法举例,迫于宋神宗的压力,变法为了快速见成效,也是为了堵住司马光等一众变法反对者的嘴巴,王安石在缺乏变法班底的情况下,被迫用自己的亲属和不少投奔来的见风使舵之人,其中既包括王安石之子王雾、姻亲谢景温、女婿蔡卞,也包括吕惠卿、曾布、李定、邓绍、舒曼、章谆等人。”

“可没有一批坚定支持新法的得利阶层,光是用这些为了庙堂私利支持变法的人,王安石怎么可能变法成功?”

“自古以来,变法者没有空中楼阁可以成功的。”夏原吉叹道,“齐桓公管仲变法,乃是以巨商豪贾地主来对抗卿大夫阶层;秦孝公商鞅变法,乃是以耕战为基础的军功阶层来对抗秦国旧贵族阶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亦是以儒生来对抗汉初军功贵族;西魏宇文泰变法,则是建立了关陇门阀体系来对抗鲜卑旧贵族。”

“反观王莽、王安石,难道不都是圣人一般的品行吗?在私德上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呢?可私德无损,与变法做事成不成,却丝毫没有关系……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王莽的新朝是继承自西汉,没有自己新的得利阶层;王安石更化全仰赖宋神宗支持,也没有自己真正有力的支持者。”

夏原吉的观点说完,众人愈发地懵了。

夏原吉反对的意见,确实跟蹇义别无二致,说的也是极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清楚地不能再清楚了。

历朝历代变法更化,成功是因为什么成功,失败是因为什么失败。

但夏原吉既然说的这么清楚,为什么又要说“但支持”呢?难道夏原吉也是一个像郑赐这样的佞臣?

可夏原吉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很快,夏原吉就解释了他为什么支持的原因。

“臣反对,便是因为上面所说的这个原因。”

“但因为一个人,所以臣支持。”

此言一出,虽然解释了,但众人反而愈发迷惑了。

这里面,心思转动快的,譬如李至刚、解缙、杨士奇等人,几乎刹那间就想到了夏原吉究竟是因为哪个人,才会支持更化变法。

——姜星火!

只有这一个理由!

正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姜星火提出的,所以夏原吉才会选择无条件地相信,姜星火一定想到了解决之策。

你能想到,我能想到,姜圣想不到?

而就在这时,回过味的李至刚也不再犹豫,当机立断地表态道。

“臣刚才没说清楚,臣亦是跟夏尚书一样的想法,虽然觉得变法确实有要隘之处未能解决,但因为那个人,臣支持!”

刹那间,形势翻覆!

六部尚书,三个反对,三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