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立储之争(第4/4页)

而既然能够统帅这两个大营,作为南军名将,这两人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平安在白沟河之战便崭露头角,作为李景隆计划中强而有力的侧翼迂回力量,重创了负责燕军后方防御的大宁系诸将;夹河之战中曾擒获燕军悍将,如今的阳武侯薛禄。

盛庸则是在济南守城战中挫败朱棣,随后又在东昌之战中指挥军队围杀张玉,并在夹河之战斩杀燕军大将谭渊。

所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对于朱棣这种非常记仇的人来说,他手下从来都不缺能征惯战的将领,而敌人在他的小本本上记得则是清清楚楚。

抵抗他的人,朱棣在内心中几乎从不予以宽恕。

譬如如今在忠义卫任职宿卫的伯颜帖木儿、火耳灰这种勇士,若是不投降朱棣,哪怕勇力再过人,朱棣都会毫不犹豫地下令杀之,就像是与他们一道被俘却不肯投降的鞑官一样。

所以,什么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景清、铁铉,统统没有好下场。

而如今朱棣小本本上敌对的文臣杀完了,自然就轮到武将了。

朱棣蹙眉道:“平安,竖子耳,往岁从朕出塞,识朕用兵之道,靖难时方才侥幸成名……如今以北平都指挥使用之,勉示宽仁而已,如何杀之不得?”

“盛庸,身为武将这般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路边败犬罢了,胆气已破,留之何用?”

道衍的回答很简短,却让朱棣霍然醒悟。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