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朝贡体系?(第3/4页)

“其中定时朝贡的有李氏朝鲜、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不定时朝贡的有日本国、琉球国。至于其他国家,是否朝贡则是看有无大明船队经过或派遣使者前往了。”

姜星火微微颔首说道:“如此看来,大明的朝贡体系,基本把周围这一圈都囊括在内了。”

“自是如此。”

“不过我觉得这个朝贡体系,倒是有改进的地方。”

听了姜星火这话,两人也没有大惊小怪,往大了说,姜星火指点江山说的这些东西杀头一百次都不过分,多这一次不多,少这一次不少。

往小了说,朝贡体系这东西谁都知道不太实用,就是充面子用的。

“姜先生觉得应该如何改进?”朱高煦新奇问道。

“三环外交。”

姜星火干脆说道。

当然了,此三环外交非彼三环外交,邱胖子那是大英帝国落日余晖,撑不住日不落帝国的架子,才会选择战略收缩。

而姜星火提出的改进意见,则是基于大明的现实需要,相当于划分亲疏。

嗯,形象的说,就是标定不同等级的势力范围。

其实这种现实需要,仅仅听对方说了一遍十五个不征之国的朝贡情况,就能划分出来了。

“第一环,也就是核心环,自然是离大明最近的安南(今越南北部)、李氏朝鲜、日本、大小琉球。”

“这些国家也是受华夏文化影响最大的,出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考量,大明应该全部进行占领或深度控制。”

朱高煦对打仗这件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眼下靖难之役结束,国内显然没有仗可以打了,而想要打仗,就只能看向外面。

除了打蒙古,自然就是打周边的这些国家。

但《皇明祖训》里偏偏说了,“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朱元璋话摆在这了,除非是有金山银山那种利益,否则也是不太好出兵征伐的。

所以,朱高煦其实很期待姜先生能说出点让他父皇听了,就能接着有仗打的事情。

“譬如朝鲜,在元朝的时候就是征东行省,大明只要想打,就按朝鲜那种一触即溃的战斗力,定是能打下来的,而且只要重用本地人,统治起来也不难。”

“日本……之前已经说了。”

“琉球,人家国王王子怕是都巴不得合并进入大明,来南京享福。”

闻言,朱高煦点点头,这倒是真的,这些国家的王子们赖在南京太学就说什么都不肯回去了,大明可比琉球群岛繁华富庶多了,对他们来说就跟天堂没什么区别。

“安南的话,北部红河三角洲还不错,其他的地方文化差异太大,恐怕难以统治,最好的办法是迫其割地,失去了红河三角洲这块膏腴之地,安南自然不可能对大明造成威胁。”

姜星火略微停顿,继续说道。

“第二环,则是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渤泥国(文莱)、湓亨国(今马来半岛),再加上吕宋,这些地方,是大明需要对其有较强影响力,因为他们就像是口袋一样,保护着大明的万里石塘海域,以及通往西方的航线。”

“这些国家,必须有大明的驻军和天使馆,需要为大明提供船舶维修、水果蔬菜粮食补给,以及必要的其他补充。”

“根据我们这节课所说的海权论,这第二环,便是大明舰队的后花园,是断然不能容他人染指的。”

郑和与朱高煦听了连连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三环,则是苏门答剌(今苏门答腊岛八昔)、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再加上锡兰国,这些则是大明本土影响力的极限范围,也是拱卫大明海权的海上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