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起改变世界吧,夏尚书!(第2/5页)

接着,夏原吉回到自己办公的房间,缓步走向案台前,伸手拿起桌旁的茶杯,仰头将上午沏得茶水一饮而尽。

放下茶盏,夏原吉的视线投向桌上压着的宣纸,眼睛一眨不眨。

良久,夏原吉缓缓闭上眼睛,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抓起笔蘸饱墨汁,开始奋笔疾书。

写完最后一字,夏原吉推开门,把公文递给外面廊下的心腹吏员,示意对方送去内阁。

这位心腹吏员只看了一眼公文上压根没有遮掩的标题,就反而惶恐地呈回给夏原吉。

夏原吉仔细端详公文上的盖印,最后又翻到最后那页空白处,用毛笔勾勒出几行字迹。

他叹了口气,坚决地递给心腹吏员。

“尚书……您这是要告老还乡吗?”

吏员瞪圆了双眼,依旧不敢置信地看着夏原吉。

“嗯,这便是我递交给陛下的辞呈,快点送去内阁把。”

听到夏原吉的话,吏员一阵愕然。

这位心腹吏员跟在夏原吉身边数十载,自然知晓夏原吉为人为官。

可如今,夏原吉竟然主动请辞,这让吏员一时无法消化。

不过,这位心腹吏员还是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属下遵令。”

吏员接过公文,躬身退了出去。

待房间只剩下夏原吉一人,他颓废地瘫倒在椅子上,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

其实,致仕这个决定,并不是夏原吉突兀做出的。

事实上,朱棣率兵南下登基称帝后,从洪武末期到建文朝舒适惯了的官员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让人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在壮年洪武帝的屠刀下战战兢兢的时代。

虽然朱元璋老了以后,很少再大开杀戒,被铁腕统治弹压下去的吏治败坏、官员堕落的风气也逐渐抬头。

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些官员忘记了曾经动辄扒皮实草或流放三千里,以至于主官被杀,副手带着枷锁登堂办案的滑稽情景。

有很多人怀疑,酷肖其父的朱棣,也将采取这种手段整顿吏治。

事实上,朱棣一开始做的确实比他爹还狠。

登基时的大清查以后,建文骨鲠被一扫而空,群臣本以为会消停下来。

结果江南因为“摊役入亩”所爆发的周缙谋反案,导致朱棣挥舞屠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族诛。

这下子,虽然朝堂上明面毫无波澜,但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很多老狐狸老乌龟,都意识到了危险。

钱都捞够了,官也当了这么多年,门生故吏无数,攒下的财富和资源足够延续家族了。

那还等什么?等着被朱棣砍头吗?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润!

所以,最近朱高炽的案头,已经多了不少辞呈,当然,其中大部分都被朱高炽给一一劝阻了下来……虽然也不乏极个别想跟个风,结果把自己的官帽子跟丢了的例子。

夏原吉虽然是皇帝宠臣,但他也早就知道了同僚们的普遍想法,最重要的是,之前发生的化肥仙丹的朝堂争执,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虽然做成大明国债与化肥工坊绑定这件事,确实需要一个靶子,可在夏原吉的心里,理解归理解皇帝的选择,在被同僚们集火指责的某一瞬间,夏原吉也有些心灰意冷。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呢,则是再加上今天姜星火讲课时的一番话,确实深深地震撼到了夏原吉的心灵。

夏原吉,终究是个有理想有良心的官员。

这也直接让夏原吉对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萌生出了“做官也救不了百姓,不如归隐田园间安度晚年”的想法。

念及至此,夏原吉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究竟能为百姓做些什么?

他记得很清楚,他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从无半分懈怠,可到头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