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原吉的迷惑(第3/3页)

……

困惑。

极度的困惑萦绕在密室的空气中。

刚才还能跟得上讲课思路的皇帝和两位尚书。

现在已经彻底懵了。

而跟着记录的两个小吏郭琎和柴车,也没好到哪去,此时都咬着笔头也陷入了思索。

“道衍大师。”

眼看两位尚书指望不上了,朱棣回头问道。

“什么叫做——对于国家来说,国家当下的债务也是未来的财富?”

面对皇帝的问题,道衍半晌没答话,他似乎陷入了某种奇妙的沉思。

朱棣又唤了一声,道衍方才回过神来。

也就是道衍,换了别人在自己面前走神,朱棣可不会惯着。

“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听到道衍这句话,蹇义和茹瑺面色有些挂不住了。

什么叫……其实很简单?

道衍当然不用在意两位尚书的看法,他转动着手里的念珠,缓缓解释道。

“之所以大明现在的国债是未来的财富。”

“便是因为,既然刚才姜圣提到的等价定理不成立,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朝廷发行大明国债,那么就会刺激百姓花钱,大明的财富总量就会增加,而到了未来偿还掉国债的本息,因数千万普通老百姓花钱而产生的财富总量,对比眼下,依旧是增加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姜圣说现在的国债,是未来的财富。”

“因为,国债确实可以刺激经济,创造财富。”

你要是论行军打仗,朱棣当世第一。

处理政务,朱棣也能做到中上水平。

可这经国济民的道理,又如此弯弯绕,属实是为难朱棣了。

朱棣干脆道:“最后一句朕没听懂,请大师详解。”

道衍淡然地说道:“就是夏尚书说的,百姓既然认识不到未来朝廷会加税来填补国债的本息支出,或者认识到了不打算为后代考虑。那么他当下捏着大明国债,财富就是增加了,有钱了就要消费,消费就会有人获益,获益的人接着消费,整个大明的总体财富就变多了,如此而已。”

朱棣又捋了捋,方才醒悟了过来。

而两位尚书,此时也跟着明白了过来。

蹇义心中的思绪有些复杂:“姜星火所掌握的经国济民之道,竟然如此深邃……”

而就在他们对话的时候,墙内也同样开始了下面的讲解。

……

姜星火的眼眸中带上了异样的神采。

他仿佛一个恶魔般在夏原吉的耳边低语。

“既然你明白了国家当下的债务也是未来的财富,那么你就应该明白,国家在可控的范围内,其实应该多创造债务对不对?”

夏原吉迷茫而又清醒地点了点头。

迷茫,是因为他觉得不对。

清醒,是因为按照姜星火“当下债务就是未来财富”的逻辑,姜星火说的话却是对的。

“那么,创造了更多的债务,是不是需要老百姓更多地消费,否则就无法实现财富循环,造成财富的增加?”

夏原吉点了点头,又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姜星火的恶魔低语还在继续。

“所以说,大明老百姓活着的意义,是不是就是为了消费?”

“哦,不对,如果我们【绝对理性】的话,还可以看到,仿佛一个个数字般的大明老百姓,还有其他价值呢。”

“对,太对了!”夏原吉喃喃道。

姜星火忽然起身厉声吼道。

“对什么?”

夏原吉从姜星火为他构筑的经国济民世界里回过神来。

夏原吉呆呆地望着对方。

这些,难道不对吗?

在理论上,都是对的啊。

姜星火失望地摇了摇头,只道。

“对于国家来说,税收真正的意义我早就告诉过你……只有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