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道衍屠龙第一刀(第2/5页)

“这世间,不缺一个做事的姜圣,缺的是一个能发挥他最大的特点,将他的思维传播至天下四海的姜圣。”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姜圣想要名比昆仑,为师给他便是,正好张宇初提议以仙人之名降下化肥仙丹。”

“仙人之名,丝毫不逊。”

“而只有这样,把姜圣先架到了这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他才有资格、有动力,去做他应该做的事。”

“否则,姜圣若只是世人眼里的一介凡人,他做的那些事情,无论是哪件,都会被口诛笔伐到根本不可能开始。”

安静地听完,慧空明白了师父道衍的意思。

在道衍所看来,姜星火身上的‘仙’和‘人’的属性,区分的极其明显,当姜星火处于讲课状态时,那就是真正的仙人之姿;而当姜星火回归正常时,他身上的人性也很容易理解……就像是一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了许久的少年旅人。

离家太久、太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惦念着家乡,一边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却还要面对当下艰辛的旅程。

他不会在意旅途中所遇到的宝物,那些他都带不走,他会跟同伴一本正经的吹牛,也会在面对危险时思考自己怎么死的体面一些,同样,也会在路上遇到苦命人时,给予同情的帮助……或许他在过去的旅程中,也曾沦落至此。

而面对一个一心想要回家的少年旅人,用什么办法,才能将其留下呢?

在他的师父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碍于崇高的名分,不得不暂时留下来,而不是给予他常人眼中的权位。

这个世界不缺想要获得权位的人,也不缺能去做事的人。

这个世界,缺一个能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未来的人。

毕竟,每一个心中热血依旧没有冷却的理想主义者,所需要的,根本不是金钱美人权位这些东西,他需要的,是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人生七十古来稀。”

“为师不知道还能再活几年,还是十几年。”

“这世间的欲念,为师并不留恋。”

“在几个月前,为师便觉得亲手施展完了扶龙术,此生已经了无遗憾了。”

“可现在为师却希望,还能再活些年岁,将为师新的理想,铺好路,开好头。”

道衍手掐念珠,背对着慧空悠然说道。

以前道衍心中的理想,就是抛家舍业干造反证明自己的“扶龙术”。

而现在的道衍,心中的理想就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亲手塑造未来,把大明引导向那个“大同社会。”

他要施展

——屠龙术!

是的,这就是为什么道衍不发疯了,反而开始正常地处置公务。

因为道衍经过漫长的思考,终于意识到了,他在此生注定无法看到类似于“大同社会”的那个黎明的出现。

但是不要紧,不需要为此而沮丧,因为他的人生,从听姜星火讲那节课开始,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同社会”并非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制造力进步和历史演进的结果。

正如凤凰涅槃一般,新的社会总是从旧的社会的躯体上诞生。

而道衍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便是促进制造力的进步,提前将构成下一个新社会的阶层孵化出来,换句话说,他也就提前促使“大同世界”产生了必要的阶层基础。

而这个阶层基础,就是商人。

因此,道衍必须全力以赴地推动下西洋和海外殖民、贸易一事。

在道衍的判断里,大明如果继续按照老路下去,那么按照他对大明的理解,以农耕社会的强大惯性,恐怕走上这条新路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有外力强制打断了旧的道路。

到了那时候,恐怕就是姜圣所说的血染石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