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竺、吕宋很近啊!(第4/5页)

“如果按照云贵那边的土司羁縻模式来,那打完安南,无非就是把一个统一的国家拆成了几个、十几个土司区,大明并不能从中获取什么好处,反而会因为割据势力众多而面临更多的麻烦。”

“云贵都没有吸收消化完成,现在去打安南,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高煦还是有些不相信,但也说不过李景隆,于是复又问道。

“那占领吕宋便没有困难吗?”

如果姜星火告诉他,在他前世的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直接任命了当地一位华人来做统治者,轻易统治了吕宋主要岛屿数十年,不知道能不能让他清晰地意识到占领吕宋和占领安南之间的难度差距……

“基本不会遇到任何抵抗,因为群岛天然决定了每个独立的割据势力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互相之间也缺乏最基础的信任来对抗外来者,这跟安南处于平原地带的土司们是不一样的。”

“大明在安南玩不了分而治之,因为那里的土司联姻数百年,面对共同的敌人时自然会团结在一起。可吕宋不一样,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他们只会先把队友卖了换取天朝的赏识。”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中,吕宋群岛上的割据势力,在一个多世纪后,面对人数稀少的西班牙时,就是这副拉胯的表现。

姜星火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面对大明,他们的表现只会更拉胯。

姜星火如此解释,朱高煦这才相信。

随后,他的眸中闪过喜色。

如此说来,这种开疆扩土的功劳,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拿到手?

等自己出狱了,一定要向父皇请缨挂帅,拿下这个吕宋。

“这是姜先生说的向南,那向西呢?”朱高煦迫切问道。

就仿佛,姜星火口中说出的答案,就是明晃晃的军功一样。

“天竺!”

当这个答案说出口的时候,两人都愣了。

“天竺?”

在他们印象里的天竺,还停留在那个玄奘西行时的印度上。

事实上,自从几乎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并存的笈多王朝外,整个广义上天竺地区,已经有上千年没有被统一了。

而等到下一次统一,还得是“远征大明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帖木儿大汗的孙子巴布尔所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这次统一,如果历史时间线没有被扰动,将发生在未来的十多年后,眼下帖木儿大汗还没死呢。

“天竺,除了是佛门的发源地,还有什么好的?”李景隆也有些费解。

“平原,大片的平原!”

见两人对此依旧不以为然,姜星火直接说道:“恒河流经的平原,就有足足两个半华北平原那么大!而占据了天竺三分之二的高原,足足有七个华北平原那么大!”

“不论是平原还是高原,都是极为适宜耕种的田地。”

“天竺跟吕宋一样,都是季风气候,也同样是比江南更加湿热,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极为适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有大江大河经过,是真正的天府之土!”

“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人,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被无数异族所征服过,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沿用类似于如同元朝把人划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的制度,被称作‘种姓制度’,所以那里的人很容易就会接受新的统治者。”

这是实话,天竺地区的统治民族,跟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你蒙古人后裔能在未来十几年后统一天竺,这件事你能做得,我击败了蒙古人的大明就做不得?

“这……倒还真不知晓。”李景隆回想了一下自己关于天竺历史的认知,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姜星火简略讲道。

“古天竺地区,第一次是被西北草原上的雅利安人所征服的,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现在体征比较独特的天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