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炼丹?不,这是化学(第3/5页)

“换句话说,就是一种透明矿石,见了风变绿,然后烧成汁液又能凝结?”李景隆大概明白了。

“对。”袁珙点头道,“这是道教三仙丹的主材料,在其他丹药里也有广泛应用,从汉末开始,就已经为炼丹师所知了。”

“你能炼吗?”朱高煦好奇地问道。

“当然可以。”

袁珙有些自傲地说:“瓷盆盛之则不蚀,生火烧之即化,熄火静待即固……只要小心些就不会对被融化烧烂皮肤,老朽都炼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那就好了,第一步‘需要一个会炼丹的老道士’解决了。”朱高煦转头问道,“姜先生,第二步呢?”

姜星火沉思片刻。

是真的需要沉思,因为他要回想一下化肥到底要在这个时代,怎么样才能简单地进行实验室生产。

想要在大明,大规模生产化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须知道,哪怕是20世界上半页,中国都无法大规模生产化肥,而隔壁的北棒,哪怕是蘑菇弹都造出来了,还是没法自主大规模生产化肥。

化肥是炸药的一体两面。

而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如果想要自己做出氮肥。

那么就必须获得氮源,也就是氨。

在工业时代以前,农田获得氮只有两种办法,小概率不稳定的雷电固氮和生物固氮,也就是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但很遗憾,从事单一生产的普通农民都无法稳定获得这些生物氮。

可是想要制造工业合成氨,就必须面对两个难点。

第一个催化剂,这玩意一般人是手搓不出来的,姜星火也不行,哪怕他在第六世参与实业救国的时候,当过学徒工、设计师,又自己开了几家工厂,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会。

第二个耐高温高压设备,这就更恐怖了,这种设备用的钢材是跟潜水艇一样的,换句话说,你什么时候能点出潜水艇钢材的一系列前置科技树,才能做出来合成氨的设备。

合成氨的反应塔需要在数百度高温下,承受10Mpa以上的高压,嗯,也就是每平方厘米承受约100公斤压力,而且需要持续数年不发生形变。

问题是,都能造潜水艇钢材了,这特喵的也不是大明世界了啊!

当然了,获得氨,其实除了合成氨,还有一种更为简易低配的办法。

——那就是土法炼焦。

土法炼焦这玩意,可谓是毫无成本与技术可言,最简单的,往地上堆一堆焦炭,然后用土盖个侧面看起来像坟头状的长长的土炉子,点把火就可以开始炼了。

讲究点的,就搞个专门的炼焦炉。

炼焦炉这东西,跟窑炉高度通用。

别说现在是1402年的大明,就是穿越到402年东晋,这东西都随便弄。

因为焦煤本身含有含氮杂环,炼焦的过程里,这些氨会以气体的方式飘出来,混杂在煤气中,只需要把这些氨气用液体进行收集,然后让液体晒干凝固,就可以获得含有固态氨的氮肥了。

当然了,这种转化效率较低,根本无法大规模推广。

姜星火的意图,也不是大规模推广,而是在让他们了解化肥的惊人功效同时,培养那么一点点的科学意识。

姜星火本来也从未设想过大规模推广化肥,这是有原因的。

化肥,对于现在的大明,其实不一定是件好事。

因为化肥的施放如果没有经过长期实验,很难掌握对应作物的施放技巧,而且,即便掌握了,化肥还会带来后续一系列诸如土壤板结、害虫丛生等问题。

所以,大明现在既无法大规模使用化肥,也没有应对化肥后续问题的手段。

但姜星火知道的,施肥效果能远超粪肥且危害较小的肥料,可不止土法炼焦造出来的氮肥一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