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货币游戏:模拟元朝(第2/4页)

“大抵是这般心态的。”夏原吉微微颔首。

就在密室里朱棣和夏原吉交谈之际,墙内朱高煦和李景隆也各自做出了自己的抉择,说出了自己选择的‘元朝货币’。

纸上兵圣李景隆,自信地说道。

“如果我是元朝的皇帝,那么我会选择沿用铜钱作为主币,而选择白银作为辅币……不用提示我,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当时北地缺铜,正在闹‘钱荒’,我这么选是有我的理由的。”

朱高煦闻言皱了皱眉,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俺咋不知道?

好小子,你骂俺没常识是吧?

朱高煦怒目而视。

李景隆大约也反应了过来,缩了缩脖子继续说着他的理由。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元朝建立之时,彼时的南宋剑南西川道已失,唯有剑南东川道靠着余玠构筑的山城防御体系苦苦支撑,其目的也只是扼守四川半壁,阻止蒙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罢了。”

“而淮南防线,南宋自韩世忠、刘琦开始,已经营上百年,依靠纵横交错的河网与绝对优势的水军,形成了根本无法正面突破的铜墙铁壁。”

“故此南宋所依仗三道防线里,唯一的相对薄弱处,便是昔年岳飞所辖以襄樊为中枢的京湖战区。”

“既然我都是元朝皇帝了,那我肯定会选择用铜钱继续顶几年,然后灭了南宋,南方诸道全是铜矿,缺铜导致钱荒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姜星火一怔,这倒是个另类的解题思路。

不过也不算对方钻空子,既然已经是模拟当元朝皇帝来选择货币了,自然也有凑合一下推迟几年,等南宋灭亡再继续大规模铸造铜钱这个选项。

“你很聪明,不愧是我的学生。”姜星火对他的选择予以了肯定,“你当元朝皇帝,元朝一定能多活些年头。”

李景隆洋洋得意,示威似地看了一眼朱高煦。

当着姜先生的面,朱高煦懒得揍他。

姜星火转头问道:“你呢?”

“俺选纸钞为主,铜钱为辅。”

朱高煦实诚地说道:“既然缺铜,黄金白银也实在稀少,纸钞百姓能接受,那用纸钞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但铜钱也确实是稳妥的,当做辅币是极好的。”

“很好,你也很聪明。”

姜星火复又笑着问道:“那你有没有发现,你的选择好像很眼熟?”

“眼熟?”朱高煦一时茫然,旋即醒悟。

“这,这不就是大明现在的货币制度吗?”朱高煦一拍脑门说道,“纸钞为主,铜钱为辅。”

“是的,恭喜你,跟大明太祖高皇帝想到一块去了。”

姜星火继续说道:“但是元朝的货币制度设计者们,显然更加大胆一些。”

“你们所设想的办法,都曾经是元朝官员提出的办法,但最后,都一一被设计元朝制度的刘秉忠所否定了。刘秉忠向忽必烈建议只用纸币,同时停止铸造流通用的铜钱。”

“忽必烈统一钞法、更化币制,确立了新的货币制度,并且废除了前朝铜币制度。全国只通行一种货币,那就是元朝政府发行的纸币,名曰‘中统钞’。”

“在这一时期,因为元朝统治者在货币制度的运行维护方面分外小心。不仅建立专门部门聘请大量术数精湛的色目学者,通过测算来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同时设置金银平准行用交钞库,纸钞可以与金银及时地等价兑换,任何官员不得阻挠;并且严格打击伪钞,伪造者处以极刑……这些举措有力地保证了‘中统钞’的币值,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信誉。”

李景隆插话道:“取信于民,便如商鞅‘南门立木’故事。”

姜星火点了点头,说道:“忽必烈等人这么小心谨慎,理由也很简单,这批人聪明,眼见了上一个玩命印纸钞的金朝,是怎么搞得民心尽失,继而败走开封、坐困蔡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