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第2/3页)

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方式,也是我设计许芷倩的初衷,有人认为我是故意制造男女主角的矛盾,显得有些老套,但我真不是为了让男主和女主打情骂俏,而是希望利用这些争吵,去转变张斐的思维方式。

我可以对天发誓,我一直在研究如何写出讨好读者女主,我也看别的书,其实大多数都被骂,我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大家或许不认同,就当交流一下。

我认为读者和作者的视角,有一个很矛盾的地方,就是读者只代入主角,但作者必须是要代入每一个角色。

尤其是网文,动辄几百万字,而且是日更,如何把握每一个角色,我的办法就是先将每个角色的性格设定好,牢牢记在心里,每当写到这个角色时,我就直接以这个性格去看待这件事,往往就不会去顾忌主角,否则的话,这人物就会脸谱化。

这要是其他角色,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女主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稍微有点个性,尤其是刁难男主,读者就会感到被冒犯,往往很难讨喜,我的经验就是日久生情,我最早看过一本神书,里面的女主角刚出现时,也是被骂的体无完肤,但写完以后,每个女主都被人喜欢,奉为经典。

其实小厨师、小闲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写得够长,纵使最初不喜欢,完本时,大家还是对她们充满着爱,毕竟已经是孩子他娘,不看僧面看佛面。

如果读者实在不喜欢,我可以少写,但是我不会轻易改变女主的性格,如果养成这种习惯,很难去把控住人物。

当然,下本书,我会争取写得多数人都满意。

……

第二点,就是两个人,一个是欧阳修,一个就是王雱,这两个人物废了我很多稿子,我恨他们。主要是王雱,就是王安石的儿子,我之所以将他的稿子全部删掉,都不提整个人,因为我不认为王雱是一个那样的人,但如果要写他,就必须写成那样,这才有看点。

我为王雱设计了四个官司,但导出来的结果,必然是王雱要走向黑化,甚至影响到王安石,因为我不认为王安石在当时局势下,会大义灭亲,他一定会选择维护儿子,党争的情况下,是没有是非对错,只有输赢,王安石哪怕是为顾全大局,也得维护自己的儿子,就很难去把控这个度,但因为王雱而令王安石失去光彩,我觉得对王安石又不公平,因为司马光那边没有一个同样的角色,所以经过很激烈地斗争,我选择放弃整个角色。

欧阳修的话,其实欧阳修比富弼、韩琦他们有趣多了,我很想写他,但那是年轻的时候,从欧阳修离开京城的那些诗词文章来看,他心态其实发现了变化,就没有那么有趣了,所以我只是在后面,点了一下欧阳修内年轻时候的影子,但要是具体去写,可能会怪怪的。

……

在写小厨师的时候,我就提到过,王安石和司马光,我是必须写得,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时期,从范仲淹到苏轼,每个政治人物,我都非常喜欢。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政治信仰,哪怕苏轼和司马光,文彦博和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的政治理念看似一样,但其实有很多矛盾点,即便面对好友,他们也会坚持,但同时又都有可取之处,哪怕是两种极其矛盾的观点。

在我看来,当时的政治氛围,就是一种超前,在别的朝代,是很难出现这种情况的(这只是我个人看法),所以我也不愿意去破坏里面任何一个角色,能力不足,那是另外一回事。

可惜被党争彻底摧毁,因为在党争之下,就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有成败,在历朝历代,王安石和司马光谁忠谁奸,那也都是轮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