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十年磨一剑(第4/6页)

赵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卿言之有理,虽然他们都不足为虑,但就怕他们趁火打劫,理应防着他们一手,最好能是能够一劳永逸。”

说罢,他思忖一会儿,道:“这样,朕到时委派两面特使与他们交涉,另外,从熙河那边调派一些官员过去,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

既然要走向帝国,就必须要把格局打开,也不能讲究先后,或者说先只将目光局限于燕云十六州、西北河套,那太过狭隘,而是要在所有地方都增长宋朝的影响力,消灭当下的敌人,扼制可能存在的隐患。

而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因为宋朝不具备这个实力,但是在熙河、西夏取得成功,为宋朝打开了走向帝国的大门。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的高度混合战,是能够让宋朝在有所得的情况下,还给敌人制造混乱。

宋朝国内这一群天才,也渐渐是熟能生巧,知道这个游戏该怎么玩下去。

其实当他们真的玩透了,根本不需要张斐出谋划策,因为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张斐都是弱鸡一般的存在,一直以来,他也只是出谋划策,给一个大方向,真正执行的,还是王安石、文彦博、司马光他们。

但是在司法层面,张斐还能够维持自己的优势,到底他们的很多思想观念,是很难转变过来的,也很难跟上张斐的节奏。

张斐也渐渐脱离行政,将注意力更多是放在司法层面上。

最近他就帮赵顼拟定了《军人权益保障法案》,赵顼看过之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于是递交给立法会,让立法会对其立法。

……

立法会。

“宽夫怎么看?”

富弼向文彦博问道。

文彦博道:“如今确实应该提高军人的地位,但这份法案,定是张斐拟写的。”

富弼笑着点点头,“从他到河中府担任大庭长以来,就拟定了许多关于军人的法律。”

文彦博道:“如果士兵都认为公检法是保障权益的基础所在,那么公检法将会更加稳固,不过这小子可恶的是,他一直都是利用了文武之争,来争取武将、士兵的亲睐。”

富弼笑着点点头道:“好像是如此,但是这小子比我们都有聪明,在这份法案中,看似在增加军人的地位,但是其实增强国家、社会对于士兵的保障,如此一来,武将就很难再笼络士兵,因为这些保障,是武将无法给予的。”

文彦博点点头。

战争就在眼前,必须提高士兵的地位,这没有可值得商榷的。

很快,立法会依照赵顼的命令,颁布了这一部《军人权益保障法》。

关于士兵的抚恤金、奖金,之前就已经立法,但那只是基本权益,拿足额军饷,再正常不过,跟地位没啥关系。

这一部《军人权益保障法》,主要就是提高军人的地位。

比如说,士兵,包括士兵的亲属,他们去看病,即便没钱,事业医院,以及普通药铺,也必须先看病开药,不能拒绝,国家为此负责。

因战争而导致的残废、疾病,更是不用花钱,由国家来承担。军人的丧葬费,包括墓地,也都是国家负责。

还有,士兵有三十贯无抵押借贷的权限,就是当士兵去解库铺借钱,即便没有抵押,解库铺也不能不借,国家也将为此兜底。

当然,这种借钱,就要算利息的,借钱也还是要还的,只是说你实在还不起,朝廷才帮你偿还,但一般情况,也不可能还不上。

还有就是教育,士兵的儿子可免百分之三十的学费,学院不得拒绝。

此外,就是官府、事业署,招纳一些特定职位,只要由退伍士兵应聘,就必须是以他们优先,哪怕你儿子,也不能插在军人前面。